卜算子
【注释】: 1. 寒重鹧鸪天:冷气逼人,鹧鸪啼声凄厉。 2. 春老蘼芜国:春天已到,而蘼芜花却开得迟。 3. 一日思家是几回:一天之中思念故乡的次数。 4. 早晚潮和汐:潮水与汐水相冲,涨落无常。 5. 且作少文游:暂且做一次文人的游历。 6. 高卧篷窗寂:高卧船舱中,静静地躺着。 7. 万树垂杨梦里过:万株垂柳在梦中经过。 【赏析】: 此词描写了词人在江行途中的所见所感。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湿翠满西山,春水生南浦。楼阁何曾管离别,人自匆匆去。 注释:山间树木繁茂,春水荡漾在南边的水塘中。楼阁不曾管理人们的离别,人们却纷纷匆匆离去。 暮色暝高城,回首成烟雨。惟有帆樯不解愁,只等风吹渡。 注释:傍晚时分,高耸的城墙被笼罩在暮色之中,转身之间仿佛置身于烟雾缭绕的世界中。只有船帆和桅杆似乎没有忧愁,它们只是等待着风儿的吹拂,准备继续航行。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卜算子·由南昌至安庆江行杂咏 【注释】 1. 塔影指南康:指江西南昌的古塔——滕王阁在指南针的使用上起了作用。 2. 润:滋润、润泽,这里是风景优美之意。 3. 一段红墙是郡楼:意思是说,那一段红色的城墙就是那座城楼上。 4. 万绿蒙蒙衬:形容树木茂盛,一片绿色,仿佛是笼罩了一层绿色的雾气。 5. 人:作者自指。画屏风:诗人把自已比作画中的屏风上的山水画,形象生动。 6. 新诗本:新写的诗稿
注释: 卜算子·由南昌至安庆江行杂咏:这是一首词,题目为“由南昌至安庆江行杂咏”,描述了从南昌到安庆的江上旅途。 树隔豫章深,天合鄱阳净。水鸟咿哑作橹声,飞入苍烟暝。 注释: 豫章:古地名,这里指南昌。 天合鄱阳净:天空和水面都显得非常清澈。 水鸟咿哑作橹声,飞入苍烟暝:水鸟发出叫声,仿佛是船桨划动的声音,在暮色中飞向远方。 略放嫩阴开,微见斜阳醒。 注释: 嫩阴:初生的嫩芽。 斜阳醒:夕阳西下
【注释】 卜算子·魏塘面城小憩: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词,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江南水乡图画。 烟袅柳丝长:烟雾缭绕,柳条细长。袅(niǎo):柔软的样子。 风业帘波直:风吹动帘子,波涛汹涌。业(yè):动词,吹的意思。 一架荼蘼尚未花:一丛荼蘼花还未开。架(fú):通“拂”,指荼蘼花。 倒影池塘碧:倒映在池塘的水面上是一片碧绿的颜色。 昨夜雨帘纤:昨晚下了一场小雨
【诗词】 卜算子·顺河集题壁 孤负绮罗春,消领风尘况。梦里梅花满故山,开了无人赏。 一样玉骢嘶,一样金铃响。一样鞭丝出柳阴,不似西湖上。 【注释】 1. 绮罗:华丽的衣裳。 2. 绮罗春:指春天里华丽丽的景色和美人儿。 3. 梦里梅:指梦中的梅花。 4. 风尘况:指风尘仆仆,身经百战的样子。 5. 玉骢(cōng):一种骏马名,这里指马。 6. 金铃响:指马铃声响亮。 7. 鞭丝
卜算子·题吴晋斋廷康梅里草堂图烟外数椽幽,雨后诸峰醒。时有樵夫问字来,踏碎松花影。 帘卷午阴凉,树带斜阳静。枕上南华一卷经,说与啼猿听。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 廷康:晋斋名。 梅里:地名。 草堂:草堂寺。在今四川彭州。 烟外数椽幽:远处几间茅屋隐没在烟雾之中,十分清幽。 诸峰:群山。 樵夫:打柴的人。 问字:求教。此处指向人请教书法。 松花:松针。 午阴:午后的阳光。 书带:衣带
浅浅的玉池波纹,点点苍苔覆盖的白色雪花。淡淡轻烟萦绕四周,凄恻的秋风吹拂着芳香,在月光朦胧下飘散。 寂静的旧时春天,渺远的笛声是谁家传来?曲折的栏杆上楚楚动人的人,无奈地依依惜别。 注释: - 浅浅(qian qian): 形容水很浅。 - 玉池(yù chí):像玉一样清澈的水池。 - 苍苔(cāng tái): 深绿色的苔藓。 - 澹澹(dàn dàn): 形容水面上的雾气、云气等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上片第四、六句,下片第六、七句为必用韵。 湖楼:指在湖边建的楼房。 袅娜:柔美。 生小太痴憨:天生的性情过于愚笨。 手钏:手镯。铮摐:形容清脆悦耳的声音。 【赏析】 《卜算子·湖楼》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作品。这首词写春日湖楼上的所见所感。全词以咏物起笔,点出楼中之景;接着描绘了楼中之人,表现了其天真、无邪的性格
诗句如下: 黛色暝含烟,水气昏连雾。三月曾无十日晴,雨里春来去。 译文: 天色渐渐暗下来,带着淡淡的烟雾,水汽模糊了周围的雾气。春天已经过了三个月,却很少有十天晴朗的日子,雨水中的春天就这样来临又离去。 注释: - 黛色:天空的颜色,通常指深蓝色。 - 暝含烟:天色渐暗,云雾缭绕。 - 水气:指空气中的水蒸气。 - 昏连雾:模糊地与雾相连。 - 三月:指季节或月份,这里特指春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