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辛苦为寻春,争奈春归速。 春天的美景令人陶醉,但春天总是匆匆离去。 流水盈盈不见人,烟雨封帘角。 尽管我站在湖楼之上欣赏美景,却始终看不到你的身影。 别绪总无聊,前梦真难续。 心中对你的思念让人倍感寂寞,过去的美好回忆也无法重现。 芳草垂杨共一堤,各自伤心绿。 我们曾经共同走在堤岸上,但现在却各在一方独自悲伤
卜算子 · 表姑秦丈兰台 红蓼逐风开,黄叶因风起。燕子无情也解愁,絮语秋生矣。 漠漠露凝空,寂寂帘垂地。试掩屏山数漏声,领略秋滋味。 【注释】 ①表姑:表亲的姑母。 ②兰台:指书房、书斋。 ③红蓼:蓼花,也称荭草。 ④黄叶:落叶。 ⑤帘:帷幔。 ⑥“漠漠”二句:形容秋天的景色,霜露满地,帷幔低垂。 ⑦屏山:屏风上绘有山形花纹的屏障。 ⑧漏声:计时用的声音,这里指时钟的声音。 【赏析】
【注释】 蓑:蓑衣,用草或棕毛编成的雨衣。棹:船桨。搴(qiān):采摘、拔取。湘风:湖南的风。清江引:即《清江引》。点破沧烟:指用笛声将洞庭湖面上的雾气吹散。翠痕:绿水映出山色的样子。酡(tuó):脸红。 【赏析】 此词为作者任长沙通判时所作。上阕描绘了渔翁驾舟采药、垂钓的悠然自得之情态。下阕写自己吹笛子驱散湖面的薄雾,使洞庭湖畔景色如画,而自己陶醉在这美妙境界中的情状。全词以“醉”字贯串始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和表达连贯的题目,是诗歌类题目的一种形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修辞、表现手法、内容主旨、情感等方面综合考虑。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内容基础上,从炼字、手法及情感等角度赏析,同时注意通读全文,把握诗人的感情。 “游丝乍绕,芳树渐齐,偶踏画桥红雾。”这几句词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色,游丝缠绕着芳树,渐渐长齐了,偶然走过画桥,看见红雾弥漫
【解析】 这是一首写春景、春情的词。上片写蛱蝶舞春风,下片写燕子语春风。“蝴蝶不知愁”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蝴蝶对春天的喜爱,“卐字栏边舞不停”“丁字帘前语不休”,表现了蝴蝶在花阴里翩翩起舞,燕子在雕梁上鸣叫不休的情景,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春日里的盎然生气。全词以动衬静,以乐衬哀,富有情趣。 【答案】 译文: 蛱蝶不知道什么是忧愁,对着春风欢快地飞舞。卐字栏边的蝴蝶飞来飞去,从花影中飞过去了。
【注释】 屈沱女媭:指湘妃。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有“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之句。后即以“屈沱女媭”指湘水之神。 捣衣处:在今湖南省常德、桃源一带,这里泛指沅湘地区。 楚甸:指湖南的洞庭湖周围。 橘柚寒无际:指洞庭湖畔,橘柚树因气候寒冷而凋谢殆尽,一片萧瑟。 清砧(zhēn)断续猿:指女子用木杵敲打石臼来捣衣服的声音。猿声不断。 实下三声泪:指女子因思念远行在外的夫君而落泪。
【注释】 汤阴: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汤阴县。岳武穆庙:指岳飞的庙宇。 身在尚无家:即使我活着,但没有家可归。身死家何地:我死了,我的家又在什么地方呢? 纵使游魂遍九州,不向汤阴住:即使死后变成游魂,遍游天下九州,也不会到汤阴去。 有恨化为云,无泪飞成雨:即使心中充满了仇恨,化为云雾;即使眼中没有泪水,却化作了雨水。 若变啼鹃何处归,赵氏孤儿处:如果我变成了杜鹃鸟,那该往哪里去呢
卜算子 · 有感四首 匿影住人间,横眼看天下。都道乾坤一腐儒,自问何为者。 得酒且高歌,无酒干休罢。若有留髡送客人,一石臣能也。 译文: 隐匿身影居住于人世,俯瞰世界如横看。世人都说我如同一个腐儒,然而我问为何如此。 得酒之时尽情高歌,没有酒时休要强求。如果有人留下胡须来招待客人,那么我将用一石的酒量来回报。 赏析: 本诗以“卜算子”命名
流水绕孤村,问是谁家住。 不信孤山处士来,别有梅花墅。 客到我应欢,我醉君须恕。 多少园亭没主人,道不如归去。 诗句释义 1. "流水绕孤村,问是谁家住":描述一个被小溪环绕的孤单村庄,引发对谁住在那里的思考。 2. "不信孤山处士来,别有梅花墅":表示不相信只有孤山的隐士会来,而是有另一处别致的梅花别墅。 3. "客到我应欢,我醉君须恕":表达接待客人时的快乐,和醉酒时需要对方的原谅。
卜算子·有感四首 壮已不如人,老矣何须问。纵有因人成事时,录录悲公等。 新态看来多,旧事提他怎。那个邯郸道上行,仆仆何时醒。 注释: 壮已不如人,老矣何须问。纵有因人成事时,录录悲公等。 新态看来多,旧事提他怎。那个邯郸道上行,仆仆何时醒。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的感慨。诗中以“壮已不如人,老矣何须问”开头,抒发了对年华老去、青春不再的无奈和感慨。接着“纵有因人成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