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外数椽幽,雨后诸峰醒。时有樵夫问字来,踏碎松花影。
帘卷午阴凉,树带斜阳静。枕上南华一卷经,说与啼猿听。
卜算子·题吴晋斋廷康梅里草堂图烟外数椽幽,雨后诸峰醒。时有樵夫问字来,踏碎松花影。
帘卷午阴凉,树带斜阳静。枕上南华一卷经,说与啼猿听。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
廷康:晋斋名。
梅里:地名。
草堂:草堂寺。在今四川彭州。
烟外数椽幽:远处几间茅屋隐没在烟雾之中,十分清幽。
诸峰:群山。
樵夫:打柴的人。
问字:求教。此处指向人请教书法。
松花:松针。
午阴:午后的阳光。
书带:衣带。此处指衣襟、袖口。
南华:即《庄子》。
一卷经:一卷经书、佛经。
【赏析】
此词是写景兼咏物词。作者以“道”为纲,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超然物外的意境。
起句写远景。“烟外”二句,写远望所见,点明时间是在雨过天晴之后,“数椽”二句写近看所见,写草堂的幽雅。“时有樵夫问字来”一句,又由远及近,写近处有人来问字。“樵夫”,指打柴人,也指求知若渴者;“问字”,是指求教书法。“踏碎松花影”一句,写樵夫来问字的情形。松花,松针,这里用来指代松树枝条上的松针。因为松针被风吹散,所以显得特别清晰,好像被踩碎一般,形象生动。
下片写室内景象。“帘卷午阴凉”三句,写室外景象,写草堂的幽静。“帘卷”二字既写出了屋内的清凉,也表现了主人的闲适。“树带斜阳静”三句,写室内景象,写草堂的幽静。“树带”二字既写出了屋前树木的茂密,也表现了主人的悠闲。“枕上”,指睡觉的时候,说明此时正在休息。“南华一卷经”,是说在枕上看《庄子》,这更显出他闲情逸致。“说与啼猿听”,是说让猿猴听了也会觉得好笑,这是用反语来表现他对山林生活的热爱之情。
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象鲜明灵动,意境恬淡清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