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 客里见梅花:客居他乡看到梅花。客,指作者自己。 风度精神总是伊(wū):风度、气质都像梅花一样。 又是归心动:又勾起了思乡之情。 把酒破忧端:端,本义为正,引申为愁绪。 熏被寻佳梦:用薰香暖和被子来寻求好梦。 梦觉香残一味寒:梦醒时闻到的是一股香气,但已经变得十分清淡,只有寒冷的感觉。 【赏析】 《卜算子》词调由王观所作。此调以“卜算子”三字为题,实为双调小令
卜算子 烘手熨笙簧,呵冻匀酥面。闲向梅花树下行,拜月遥相见。 何处托春心,乐府流深怨。却捻寒窗傍绮疏,恨极东风远。 注释: 1. 烘手:用火烘手取暖;熨:烫平;笙簧:古代乐器笙的吹口部分;酥面:指面点或糕点,泛指食物;梅花树:指梅树;拜月:指拜月节;流:寄托;浅怨:淡淡的怨恨;绮疏:精美的窗帘、帷帐之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思念远方亲人的作品。上阕写女子在家时的生活情景和心情
注释: 卜算子·其二梅 冷蕊伴疏枝,一笑何时共。江北江南两处愁,忍看花影动。 旅泊怕逢春,卜睡都无梦。岁暮何郎未得归,手捻频呵冻。 赏析: 此词描写了作者在旅途中独自欣赏梅花的情景。上片写梅的冷艳、清高和与人的疏离。下片写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及内心的孤独寂寞。这首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宋词中的佳作之一
【注释】 愁:忧伤、悲伤。登临:登上高处。悲秋:伤感秋天的来临。插菊花枝,戴茱萸佩:指重阳节时,人们要插菊花、戴茱萸。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在农历九月初九日。阑干:栏杆。西风:秋季的风。 【赏析】 《卜算子·愁极强登临》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词作之一。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由景及情,由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全词意境高远,格调沉郁,语言自然洗练,不事雕琢,富有真情实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意象、炼字等关键字词,并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夏则饮红泉,冬则餐红术”是说夏天喝着泉水,冬天吃着红色的药草。这两句的意思是:夏天可以喝着清凉的泉水,冬天可以食用着红色的药物。“一片新春入手来,不费些儿力”意思是:春天刚刚来到人间,并不费力。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刚刚来到人间,并不费力。“春在水无痕
【注释】: 天上不知天:指人世间的烦恼、忧愁。 洞里休寻洞:不要到山洞里去找神仙了,因为神仙就在人间。 我自觉来看:我自觉来此一游。 他在迷时梦:他正在做着一个美梦。 觉则人人总是仙:等到醒来时,人人都成了仙人。 步步乘鸾凤:一步步地骑着鸾凤,飞向仙界。 赏析: 这是一首咏春之作。上阕写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人们从寒冬中解脱出来,心情愉悦,开始在大自然中徜徉。下阕写诗人在春日里游览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仄韵。前段五句六仄韵,后段四句五平韵,前后阕各四仄韵。上片起二句,下片第一、二句,三、四句。 参禅(shàn qián):禅宗语。指佛教徒入山修道。 “好笑”二句:意思是说,你还想骗人,我早已看穿了你的伎俩。西来老秃奴,即指佛祖释迦牟尼,相传他曾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所以后人称佛祖为“西来”。赚(zhuǎn赚),骗。 “只这”二句:意思是说
这首诗出自《无门关》,作者为宋代的释慧空。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卜算子 那里是闲时,这里何曾定。毕竟忙时恼杀人,到了还他静。 静处又如何,莫被顽空引。一道神光总现前,受用无穷尽。 注释: - 那里是闲时:指某个地方或情境在空闲时间,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可以放松和享受的时刻。 - 这里何曾定:表示这个地方或情境没有固定的状态或性质,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 毕竟忙时恼杀人,到了还他静
【注释】五更:夜半。省:同“醒”。真如:佛教语,指真理的自性。 【赏析】这首词写梦与觉的区别。从梦境中醒来,什么也没留下,这是梦;从睡梦中醒来,依然像原来那样,这还是梦。梦和觉的差别,就在于有无物象的存在,梦是虚妄的,而觉则是真实的。 上片着重写梦。“睡觉五更钟”,点明时间是在半夜时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子时。“正好深提省”,意谓此时人正处在一种最清醒、最集中的状态。“只看如今梦几般,觉后原无影
注释: 1)草际雪痕消,梅上春心动。碧幕红裙簇画筵,横玉声三弄。——这句的意思是:草间雪痕消失,梅花上春心萌动。碧幕红裙簇画筵,横玉声三弄。 2)雅兴杂鱼龙,妙舞回鸾凤。莫道司空眼惯□,还入清宵梦。——这句的意思:雅兴交织着鱼龙之乐,妙舞旋转如同鸾凤。不要以为司空见惯了这种情景,它还会进入我的清宵梦境。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词,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春天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