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卜算子·送人北归》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创作的一首送别词。上片,作者先从自己的感受写起:她对友人的才华早有耳闻,但一直无缘见面,因此每次听到子规鸟的歌声,便不禁想起友人,心中不免惆怅伤感;下片,则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全词以景起兴,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诗句注释: - 南北利名人:指南北各地有名的人士。 - 常恨家居少:我常为家里缺乏人才而感到遗憾。 -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竹枝》、《忆秦娥》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平韵。此调首句起韵,可押可不押。 和宋子闲早梅:和,应和、对仗之意。子闲:即子安,作者的朋友宋子安的别号。 寒威浅:指冬天的寒气不十分厉害。 玉缀香苞:形容梅花的颜色白里透红,如同玉石一般美丽。 疏影无人见:梅花虽美,但因为是在寒冷的环境中开放的,所以没有人能欣赏它。 愁忆故园芳:指怀念故乡的美景。 梦断扬州远
卜算子 凉挂晓云轻,声度西风小。井上梧桐应未知,一叶云鬟袅。 来雁带书迟,别燕归程早。频探秋香开未开,恰似春来了。 注释: 凉挂晓云轻,声度西风小:凉爽的早晨,白云轻轻飘落;秋风细细吹过,声音很细微。 井上梧桐应未知,一叶云鬟袅:井上的梧桐树应该不知道,因为它只有一片小小的叶子像发髻一样垂下来。 来雁带书迟,别燕归程早:大雁带来书信时,总是显得有些迟缓,而燕子飞回南方的行程总是提前开始。
卜算子 渡口看潮生,水满蒹葭浦。 长记扁舟载月明,深入红云去。 荷尽覆平池,忘了归来路。 谁信南楼百尺高,不见如莲步。 注释 - 渡口:指河流上的桥梁或渡船停靠的岸边。 - 看潮生:观赏潮水涌动。 - 水满蒹葭浦:形容河水涨得连芦苇也淹没了。 - 扁舟:小船,泛指舟船。 - 深红云:比喻夕阳或晚霞的颜色。 - 荷尽覆平池:荷花凋谢,荷叶堆积在池塘里。 - 忘了归来路:忘记了回家的路。 -
《卜算子》 云破月高悬,照我双双泪。人在朱桥转曲西,翠幕重重闭。 要见索商量,见了还无计。心似长檠一点灯,到晓清清地。 注释: ①“云破月高悬”:指月亮冲破了云朵的阻隔,高高地挂在天空中,也暗喻诗人的心情已经豁然开朗。 ②“双双泪”:泪水像雨点一样落下来,形容泪水之多。 ③“朱桥”:红色的桥。古人常在桥上题诗,此处可能是说诗人在桥上吟咏诗句。 ④“翠幕”:绿色的帐幔,这里指女子的面纱。 ⑤“索”
卜算子 得酒解愁烦,多病还疏酒。本是多情失意人,此味如何受。 沉醉且高歌,不饮心常有。守著残灯斗著眉,怎不腰肢瘦。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 得酒解愁烦:得了酒就能解除忧愁烦恼。 多病还疏酒:本来就有病,又不喜欢喝酒。 本是多情失意人,此味如何受:本来是个多情而又感到失意的人,这杯酒的味道怎么能接受呢? 沉醉且高歌,不饮心常有:喝得酩酊大醉,还要高歌畅饮,即使不饮酒,心中也常常是快乐的。
卜算子 眉头为愁而蹙,终日紧皱,试问心中愁苦,泪早已湿了千行。 别唱那因缘短促的歌吧,纵然因缘短暂,依然伤感万分。 谁能相信,萧郎已非我的良人,我对他常有深深的思念。 注释: - 眉为占愁多(眉):以眉毛表达对愁情的忧虑和担忧。 - 镇日长长敛(敛):整天、一直地。 - 试问心中有底愁(心):心中。 - 泪早千千点:泪早已滴落成千百颗。 - 莫唱短因缘(短):不要唱那因缘短暂、短暂的歌。 -
卜算子 一日抵三秋,半月如千岁。自夏经秋到雪飞,一向都无计。 续续说相思,不尽无穷意。若写幽怀一段愁,应用天为纸。 注释: 1. 一日抵三秋:指时间过得很快,就像过了三个秋天一样。 2. 半月如千岁:形容时间过得很慢,像过了一千年一样。 3. 自夏经秋到雪飞:从夏天开始,经历了整个秋天,直到下雪。 4. 一向都无计:一直都没有办法。 5. 续续说相思:不断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6. 不尽无穷意
【注释】: 1. 卜算子:词牌名。 2. 尽道:都说。3. 伤春:指伤春之情。4. 不似:不如、不像。5. 悲秋怨:指悲秋之恨。6. 门外:窗外。7. 分明见远山,人不见:看见远处的山,看不见人。8. 空肠断:肠断(断肠),形容悲伤至极。9. 朝来一霎:昨天傍晚。10. 薄暮:傍晚。11. 西风远:西风吹得很远。12. 却忆:回想。13. 黄花:菊花。14. 小雨声:雨打芭蕉的声音。15.
【注释】 生别有相逢,死别无消息:指生死离别。相忆:相互思念。 月堕半窗寒,梦里分明识:月亮从窗户里掉进来,冷得让人心里发寒;梦里明明看见了她(他)却不认识。 却似瞋人不忆他:好像在责骂对方忘记了他。 花露盈盈湿:花儿的露水滴滴答答地打在身上,使人感到心酸。 【赏析】 此首《卜算子》,是一首悼亡词。作者通过描绘与妻子分别后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和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