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冠子
【注释】 1. 燕蹴:燕子飞去。蹴,同“啄”。 2. 莺迁:黄鹂鸟从早春迁到晚春。迁,迁移。 3. 晚来风急:傍晚时刮起的大风。 4. 谢家池馆,金谷园林:指东晋时期的别墅。谢家的池馆和金谷园都是名胜之地,这里指京城中的名胜古迹。 5. 年时恨雨愁云:年年(旧)时都恨下雨,愁云(阴云)遮月。 6. 物换星移:指人事变化无常。 7. 一尊试酹:斟酒以祭奠。酹,一种祭祀仪式,把酒浇在供品上,表示敬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的主题分析诗句的含义。同时注意从艺术特点、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句子,并指出其效果及作用。题干要求分析诗中“选冠子”与“美成韵”,这是对全诗的概括性评价。“隐枕轻潮,拂尘疏雨,幽梦似真还断。莺雏燕婉,依约年时,花下试翻歌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赏析。此诗写于元代,是许掾生辰之作。许掾,字子远,南宋人,有《东斋记》一卷,著有《东斋诗集》。此诗以咏许掾为主,兼及咏景和抒情。全诗意境高洁,语言流畅,音节和谐。 第一句“海上楼台,壶中日月”二句,诗人把许掾比作仙官,说其才美、谈笑都如同仙官一样。“挈来平地”四句,描写了许掾的生活环境,也暗寓许掾的仕途之路。“钟秀处、雪洁霜□”四句,写许掾的居所之美。“笙歌韵溢”四句
【注释】 1.选冠子:即《选冠子》,又名《玉烛宝典》。唐代道教学派著作,为道教经典。作者自注:“此词乃其序也。” 2.碧眼连车:以绿眼骏马驾车,喻唐王朝。 3.黄头间座:指宋朝皇帝的黄色龙袍与御座。 4.望断故人何处:形容怀念故国之人而不得相见的惆怅。 5.当时胜丽:指唐朝的繁荣昌盛。 6.虏言胡语:指元朝统治下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和风俗。 7.万里衔冤:形容遭受极大的冤屈和痛苦。 8.几年埋恨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稼轩的《鹧鸪天》。全词通过描写词人雨后登楼所见之景,抒发了自己在风雨飘摇、身世浮沉中孤独凄凉、悲愁苦闷的心情。 译文: 清晨,阳光照亮了晴朗的天空,微风吹拂着大地。只有太阳的影子刚刚经过屋檐的顶端。我厌倦了漫长的旅程,靠在栏杆上,感到大地仿佛粘上了新愁。漫长的日子像一年一样难挨,恨恨地抱怨细雨绵绵,梦中云雾弥漫。看到鸣禽相互传递着声音,黄莺正梳理着羽翼,痴情的忧愁才刚刚觉察。
【译文】 在淮河之滨,我独自坐着等待接任官职。因为得到了汉使者的词句,所以将来要唱给皇上听 细柳排空,高榆拥岸,乍觉楚天秋意。凉随夜雨,望极长淮,孤馆漫成留滞。天净无云,浪痕清影,窗户闲临烟水。叹驱驰尘事,殊喜萧散,暂来闲适。 常思念、圣主垂衣,临朝北顾,泛遣聊宽忧寄。輶轩载揽,虎节严持,谈笑挂帆千里。凭仗皇威,滥陪枢管,一语折冲遐裔。待归来,瞻对龙颜,须知有喜。 【注释】 1. 选冠子:词牌名
【诗句释义】 秀木撑空,凝云藏岫,处处群山横翠。霜风冽面,酒力潜消,征辔暂指天际。红叶黄花,水光山色,常爱晓云晴霁。念尘埃眯眼,年华易老,觉远行非易。 注释:形容山高林密,树木挺拔;凝结着云雾的山峰在深谷中隐约可见;到处是青山翠竹。冷风刺骨,酒意渐消,暂时指点着远方的路途。红色的枫叶、黄色的菊花,清澈的水光和苍劲的山色,常喜欢在早晨看见晴朗明亮的天空。想念尘土遮住了眼睛,年华易逝,觉得远行的不易
【注释】 嫩水:嫩绿的水流。挼蓝:揉搓蓝色,形容水面的颜色。遥堤:远处的堤坝。映翠:映着碧绿色的景色。半雨半烟:一半是雨,一半是雾。鸣禽:指鸟叫。弄舌:鸟叫的声音。 谢家:即谢氏家族,这里借指京城中的贵戚显达之家。柳摇金缕:柳树枝条像金色的细丝一样摇曳。纤柔舞腰低软:柔软的身姿像舞蹈一般。被和风、搭在阑干:被微风轻轻拂过挂在栏杆上的绣花被。终日绣帘谁卷:整个春天都被这层绣帘遮住了。 春易老
翠约苹香。绿抟槐阴,隔水晚蝉声断。壶冰避暖,钏玉敧凉,倦暑懒拈歌扇。云浪缥缈鱼鳞,新月开弦,落星沉箭。恨经年闲阔,柔笺空寄,梦随天远。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 1. 选冠子(选冠子):选择冠子的意思,可能是指挑选合适的帽子或者帽子的形状。 2. 翠约苹香:用翠绿色来装饰苹果(或草),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3. 绿抟槐阴
【注释】 选冠子:指女子。冠子,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 倦听蛩砧(qiong zhēn):形容夜深人静,听到远处传来的蟋蟀叫声。蛩,蟋蟀;砧,捣衣石。 纨扇:用丝织成的扇子,常用来比喻美人或富贵人家的女子。 隔浦乱钟催晚:在江边听到远处传来的寺庙钟声,催促着夜晚的到来。 湘蒲簟冷,楚竹帘稀:湘水流域和楚国一带出产的簟席和竹帘都很稀少珍贵,所以用来形容居室的陈设。 窗下乍闻裁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