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蹴飞红,莺迁新绿,几阵晚来风急。谢家池馆,金谷园林,还又把春虚掷。年时恨雨愁云,物换星移,有谁曾忆。把一尊试酹,落花芳草,总成尘迹。
频自笑、流浪孤萍,沾泥弱絮,有底困春无力。银屏香暖,宝簟波寒,又负月明今夕。往事梦里,沉思惟有罗襟,泪痕犹湿。奈垂杨万缕,不系西风白日。
【注释】
- 燕蹴:燕子飞去。蹴,同“啄”。
- 莺迁:黄鹂鸟从早春迁到晚春。迁,迁移。
- 晚来风急:傍晚时刮起的大风。
- 谢家池馆,金谷园林:指东晋时期的别墅。谢家的池馆和金谷园都是名胜之地,这里指京城中的名胜古迹。
- 年时恨雨愁云:年年(旧)时都恨下雨,愁云(阴云)遮月。
- 物换星移:指人事变化无常。
- 一尊试酹:斟酒以祭奠。酹,一种祭祀仪式,把酒浇在供品上,表示敬意。
- 落花芳草:凋零的花朵和草地。
- 银屏香暖:指室内装饰华丽,炉中燃烧着香料。
- 宝簟波寒:指室内铺着精美的席子,上面放着冰凉的水壶。
- 又负月明今夕:又辜负了这美好的月光和今晚。
- 罗襟:泛指衣服。
- 奈垂杨万缕:无奈那柳絮像千万条丝带般飘荡。
- 西风白日:指秋风和阳光。白日,太阳。
【译文】
燕儿在巢上啄食,黄莺儿在枝头啼鸣,阵阵狂风从傍晚刮起。当年谢家池馆,金谷园林,如今又白白地浪费了大好春光。年年都恨雨愁云,物换星移,有谁还记得呢?斟了一杯酒,对着落花芳草,只成尘土。
我频频自嘲,自己如流浪孤萍,沾泥弱絮,春天无力。屏风烧香,床上枕席生凉,今夜又辜负了明月。往事都在梦境里回想,唯有思念之情深藏于罗襟之下,泪痕还湿润。然而垂杨万缕,却不肯系住西风,白日也任其飘荡。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怀伤世词。词中抒发作者对人生、时光流逝等的感慨。全词以景起兴,情景交融地抒写了词人对往昔岁月、青春年华的无限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深深忧虑和感伤情怀。
上片开头“燕蹴”两句,写春风吹起,燕儿在巢上啄食,黄莺儿在枝头啼鸣。一阵晚风刮起,吹得满城风雨。这里既写出了暮春时节的天气特点,又暗喻着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谢家池馆,金谷园林”,点出地点和景物,表明作者所怀念的是昔日繁华的京城生活。接着“年时”三句写自己对世事变迁的感叹:年年都会感到恨雨愁云,光阴似箭。最后以“落花芳草”作结,暗示自己已到了晚年,无法把握自己的生命。
下片开头“频自笑”三句写词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频频自怜,如同飘泊无依的孤蓬,又似被粘附在泥上的弱絮,难以抵挡春风的侵袭。“银屏”、“宝簟”两句写室内陈设豪华,但词人无心享受,而是“又负”明月。“往事梦里”,则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惆怅与悲苦。最后一句“奈垂杨万缕,不系西风白日”则是说,垂杨柳万千缕丝,却不肯系住西风和太阳,表达出词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悲哀。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幽远,语言优美,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