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埙
注释: 振策自兹去,那堪离别愁。 人随沙岸远,雁渡海门秋。 落木荒村路,寒潮独夜舟。 还怜故乡月,相送广陵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姚石村即将离开广陵(今扬州),他挥鞭启程,但离别的忧愁让他难以承受。 首联“振策自兹去,那堪离别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振策即扬鞭策马,表示诗人要告别这里,而离别则带来忧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告别时的心境,既有不舍又有忧愁。
【注释】 买陂塘·摸鱼儿其二:词牌名。 兵后:指战争之后,这里指金人入侵北宋以后。 旧游:指作者过去的游乐之地。 倚楼西:在西边的楼上倚着栏杆。西风:秋风。惊鬓:形容头发花白,鬓发被秋风吹动的样子。吹回尘思萧瑟:指心中充满了对往日繁华的回忆和感伤。 碧桃花下骖鸾梦,十载雨沈云隔:在碧桃花树下,曾经有过鸾凤和鸣的梦境,但是十年过去了,雨水淹没了天空,云雾遮挡了视线,使那美好的梦境无法重现。 空自忆
这首诗是苏轼的《买陂塘·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暮云沉、凄凄花陌,荒苔青润鸳甃。 “暮云”和“凄凉”营造了一种忧郁、落寞的氛围,而“花陌”则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景象,但此时却显得萧索。“荒苔”和“青色湿润的鸳鸯井”,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2. 娇红一捻不胜春,苦雨酸雨僝僽。 这里的“娇红”是指花朵,“一捻”形容其纤细美丽。然而
注释: 醉里江南路,问梅花、经年冷落,几番烟雨。 玉骨冰肌终是别,犹带孤山瑞露。 想蕴藉、和羹风度。 万紫千红羡妒早,羡仙标、岂比人间侣。 聊玩弄,六花舞。 云寒木落山城暮,忽飘来、暗香万斛,春浮江浦。 茅舍竹篱词客老,拟傍东风千树。 看好月、亭亭当午。 流水村中清浅处,称横斜疏影相容与。 时索笑,想应许。 译文: 醉倒在江南的道路上,我问道梅花,经年被冷漠地对待,遭受了多少风风雨雨的摧残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水绕桃源堤上下,花迷金谷路高低。 - “水绕桃源”:描述了一条河流环绕着一个名为“桃源”的地方。 - “堤上下”:指的是河岸的两边。 - “花迷金谷”:金谷是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充满花朵的美丽地方。 - “路高低”:描绘了道路高低起伏的情景。 2. 接下来是译文和注释: 水绕桃花源堤上,花迷金谷路高低。 译文: 河水环绕着桃花源边的堤岸流淌
诗句 1. 雨秀风明,烟柔雾滑,魏家初试娇紫。 - 描绘了牡丹在雨后被风吹拂和柔和的云雾包围的美丽景象,"魏家"指代的是牡丹的种植者或其家族。"初试娇紫"则表明这是第一次尝试以紫色来表现牡丹的美。 2. 翠羽低云,檀心晕粉,独冠洛京新谱。 - 描述了牡丹的颜色和形态,用"翠羽"比喻牡丹叶子的色彩,而"檀心"则形容花瓣中心的粉色
烛影摇红 月下牡丹 院落黄昏,残霞收尽廉纤雨。天香富贵洛阳城,巧费春工作。自笑平生吟苦。写不尽、此花风度。玉堂银烛,翠幄画阑,万红争妒。那更深宵,寒光幻出清都府。嫦娥跨影下人间,来按红鸾舞。连夜杯行休驻。生怕化、彩云飞去。酒阑人静,月淡尘清,晓风轻露。 诗词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在月光照耀下的牡丹花。全词以牡丹为景,以牡丹之“风度”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牡丹的高贵和美丽。 “烛影摇红”一词
注释 - 选冠子:指作者。 - 送:送别。 - 歌者:歌手。 - 闽: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 用月巢韵:使用“月巢”这个韵部。 逐句释义: 1. 暝霭迷红,水天笼晓,帆去野潮声急:傍晚的雾气笼罩着红色的天空,水天相接处映出了清晨的景象,船帆在水面上划过,激起了急速的浪花声。 2. 离鸾独倚,巧燕双飞,忍向东风飘拆:离别的鸾鸟孤独地站立着,燕子在空中成双成对地飞翔
莫笑刘郎老。 刘郎即作者自称,以自比。 老刘郎,指自己年老,意谓不应以老自限。 平生,一生。不是山林怀抱。 山林怀抱,意谓志趣不在官场,不在世俗。 梦里风云翻海岳,觉后狂歌坠帽。 梦境中,风云翻腾,海岳翻滚。醒来后,狂歌而歌,头巾落在地上。 叹几度、荒鸡误晓。 感叹几次,荒鸡(即报晓的公鸡)误了清晨。 天际晴云开五色,纵今年、意气犹年少。 天空晴朗的云霞开成五彩缤纷,即使今年我依然意气风发
【注释】 羽纛金章:指朝廷的仪仗和仪节。映坐狨(yōng rén róng):形容威风凛凛。座,座位。狨,一种鸟名。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皇帝出巡的盛大场面,气势磅礴。首句用“羽纛金章”点明皇上的威严与气派,“映坐狨”则形象地写出了皇帝坐在高高的座上时,仪仗队和仪节队都显得分外威武。 译文: 皇帝的仪仗和仪节都十分壮观,坐在高高的座位上,仪仗队和仪节队都显得十分威武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