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埙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臣有置身义,岂计官崇卑”意思是:我有为国献身的忠义,哪里顾得上官职高低?“汉节既披靡,失位趋江西”意思是:汉朝的符节已经崩溃,我失去了职位,只能往南走了。这几句的意思是:我身在朝廷,有忠君之心,怎会去计较官职高低呢!我被贬谪后,只得往南方走,因为当时朝廷已乱。 “阃帐驻临汝,招来乐其归”意思是:我驻守在临汝的幕府,引来了他们的欢心而归顺了我
醉太平 · 黄南山县寄所寓 琼楼几间。瑶徽几弹。觅花声绕回阑。悄微闻佩环。 帘栊昼闲。炉薰昼残。午风摇曳屏山。露裙红一班。 注释: 琼楼 - 美丽的楼阁,这里指代诗人的居所。 瑶徽 - 精美的徽饰,指代装饰华美的乐器。 回阑 - 曲折的长廊。 悄微 - 形容声音细微。 佩环 - 指女子的首饰。 帘栊 - 窗帘和门扇。 炉薰 - 指点燃的香炉。 午风 - 中午的风。 摇曳 - 轻轻摇摆。 屏山
【注释】: 已断因缘莫更寻。寻时烦恼不如心。从今休听世间音。 鸾梦渐随秋水远,鹤情甘伴野云深。隔楼花月自阴阴。 【赏析】: 《浣溪沙·道情》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第一句“已断因缘莫更寻”的意思是说既然已经断绝了世俗的缘分,就不要再去追寻了。这里强调的是对于世俗的执着和纠缠是不必要的,也没有必要去寻找。这里的关键词是“断”
点绛唇 风卷游云,梨云梦冷人何处。一溪烟雨。遮断垂杨路。 恨入琴心,能写当时语。愁无绪。泪痕红蠹。犹带香如故。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凤箫声》、《锁窗寒》。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或四仄韵,前后段各三平韵或两仄韵。 风卷游云:比喻像风吹散了游动的云彩一样,指心情变得非常忧郁。 梨云梦冷:指梦境中的景色也显得冷清。 人何处:指自己身在何方? 一溪烟雨:形容景色很美,但也很凄凉。
诗句释义及赏析: ```plaintext 补史十忠诗 天地无托足,海天同隰光。 明知复何为,不忍隳三纲。 祼荐觊少延,讴歌宁远忘。 或者莒在齐,聊且帝一方。 竭蹶竟委顿,臣谋非不臧。 运去天莫留,力尽心弥强。 终不负吾主,名义天地长。 怀玺随龙游,举室水中央。 斯人文华士,乃尔百炼钢。 机云傥通谱,应羞朝洛阳。 ``` 1. “天地无托足”: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无拘的向往。 2. “海天同隰光”
【注释】 匡庐:山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云锦屏:指庐山的云气像屏风一样美丽。鸿儒:大儒。产其下:指大儒诞生于匡庐之下。 风神俨如龙:言其仪态威猛如龙。天忽夜:天突然暗下来,即日落而黑。突骑从何来:指突然有骑兵到来。阴风飘屋瓦:《列子·汤问》:“昔夏桀亡其身,有寒浞之子弃渠弥甚,帝乃使其遗腹,践天子位。有寒弃渠者,天下之无道暴人也。”此处用典,意谓有人前来杀我。大臣义有死:指大臣应该为国而死
【注释】 1. 补史十忠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2. 淳熙名宰孙:淳熙是南宋孝宗的第二个年号,名宰孙指的是有名的宰相。 3. 比德粹如玉:比德指比喻道德高尚,如玉般纯洁无瑕。 4. 决科魁伟英:决科指科举考试,魁伟英是指才华横溢。 5. 相嗔俄嗾逐:相嗔指相互埋怨,俄嗾使唆使,逐指驱逐。 6. 补郡仍免归:补郡指代补授官职,免归即免除了回家的责任。 7. 黄流已漫陆
【解析】 解答此题时,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和题目的要求,注意诗句的翻译,同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含义。 (1) “坤维拓提封”:指蜀地拓展疆域,开拓疆域; “形胜古天府”:指蜀地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塞、兵家必争之地; “血战五十秋”:指蜀国在历史上经历了五十年的血战; “落日古渝城”:指夕阳映照下的古都重庆; “杖钺乃甚武”:指诸葛亮挥舞着宝剑,威武异常; “天东甑虽堕”:指天险东吴虽被攻破
补史十忠诗 三已甘退休,十连起迟暮。 伊谁急求子,流落乃不怒。 黑云来如山,杀气震平楚。 恭惟君父命,封疆以身护。 阖门义不辱,呼卒汝善处。 飞魂随剑光,自已投火去。 天泣鬼神愁,地摇山岳仆。 吾非莒柱厉,敢以死丑主。 正自常事耳,命义逃安所。 冲远谁与俦,睢阳有张许。 逐句释义: 1. 三已甘退休 - 我已多次自愿退休。这里的“三”可能指三次,表示作者已经多次选择离开权力中心、隐退江湖。
【注释】 ①十忠:指东汉末年,黄巾军攻陷洛阳后,朝廷任命李催为司隶校尉,郭汜为凉州刺史,分别统领关中、凉州的军队。董卓死后,李、郭二人因争权而发生冲突,李催被郭汜所杀,郭汜又杀死了李催的部将徐荣。后来,李傕、郭汜又和曹操联合打败了董卓的部将吕布,然后分兵把守长安、洛阳。曹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就下令让各地官员向自己称臣,并派大将曹洪带兵去讨伐李、郭二人。李、郭二人害怕被消灭,便向曹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