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埙
【赏析】 《补史十忠诗》,作者不详,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载:“《补史十忠诗》十卷,不知何人作也。”宋初,李昉等奉敕编修《太平御览》,在“职官部”中收有“十忠图”,后有人根据“十忠图”作诗。此诗就是其中的一首。 首联写淮海接风尘。胡乃指北方少数民族,喻指敌人。 颔联写卧护有天人。天人即天神,指神灵庇佑之主。 颈联承上联写十载藉福力。藉,借;福力,神佑之力。 尾联写重来人未老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若人作何状,立节乃殊伟。 2. 人言此蜀珍,位卑名未起。” - 注释: 这里指的是诗人对某人的形容。“立节”意味着坚守节操,“殊伟”则表达了非凡的卓越。 - 译文: 这个人如何行事?他(她)坚守节操是极为杰出的。 3. 坐分秋浦月,摄此千里寄。 4. 沙头风色恶,寒城凛弘峙。” - 注释: “秋浦”是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境内,此处可能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
补史十忠诗 诗句解释: 1. 时平辄弃置,事迫甘前驱。(意为当国家太平时,人们往往被遗忘;在国家危难时刻,人们自愿奔赴前线。) 2. 呜呼忠义臣,匪直科目儒。(感叹那些忠诚勇敢为国家献身的臣子,他们并不只是为了科举考试而读书的人。) 3. 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趋。(形容寒冷的北风中,各个城池的人们都急切地前往北方,可能指战争或某种紧急情况。) 4. 岂不寄便安,纲常乃当扶
【注释】 狼烟(láng yān):指边塞上的烽火。 锦城:成都的古称。 先轸(zhěn):春秋时晋国大夫,后为楚将,曾因救郑国而得罪晋惠公,被放逐。后来在秦穆公面前为他求情,得以回国。 苌宏:春秋时卫国大夫,因直言进谏而被楚文王杀害。 百身莫赎(bǎi shēn mò shuò):意思是即使有一百个我,也抵偿不过你的罪孽。 一死真成盖万愆(qiān):意思是只有一死,才能弥补你所造成的过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色图,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诗句解析: 1. 崖挟飞泉响佩环:“崖挟”,意味着悬崖紧贴;“飞泉”指从高处流下的急流;“响佩环”形容泉水撞击岩石的声音如同玉佩相撞。 2. 云涵空翠锁幽关:“云涵”表示云雾环绕;“空翠”是形容山间绿色植被如翡翠般鲜亮;“幽关”指隐秘的关口或通道。 3. 斜阳影恋残碑外:“斜阳”即夕阳
诗句注释及赏析 星斗文章焕九天,萧萧松槚暗荒阡。 - 星斗文章焕九天:比喻南丰先生的文章才华如同星辰般璀璨耀眼。 - 萧萧松槚暗荒阡:形容南丰先生的墓地荒凉无人问津,松树和柏树显得萧瑟。 久无世冑崇祠像,赖有山僧守墓田。 - 久无世冑崇祠像:指过去可能有很多家族为了纪念南丰先生而建立祠堂和雕像。 - 赖有山僧守墓田:说明现在只有山中的僧人还在看守着南丰先生的墓地。 俎豆春回修废典
鹤 - 延颈池边照影池,花明柳净思依依。 - “延颈池边”形象地描绘了鹤的优美姿态:它伸长脖子,优雅地站在水池边。这个动作不仅展示了鹤的优雅和从容,也暗示了它的独立和自足。 - “花明柳净”则形容了周围的环境:花儿盛开,柳树翠绿,空气清新,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美好。这为鹤提供了一个宁静而舒适的自然环境。 - “思依依”表达了鹤的内心感受:它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或伴侣,这种情感既深沉又细腻
贾似道是南宋时期的大臣,他因权倾朝野、独揽朝政而被后世诟病。他的诗作《金陵怀古》被后人广为传颂,其中“黄金台”与“麒麟阁”都是古代著名的收藏人才的地方。 “三百馀年历数更”,意思是说从明朝灭亡到清朝建立已经有三百多年了。这里的“历数”指的是帝王的正统血脉和统治合法性,而“更”则表示改变或者交替。 “东南万里看升平”,意味着在东南地区可以看到国家的和平景象。这里的“升平”指的是太平盛世。
止法 乔木长千年,终不到霄汉。 怒涛涨千尺,终亦有畔岸。 倘非分限本截然,波吞天地枝插天。 位极三公殊未惬,粟积千仓犹道乏。 黄金满匮尚求多,华屋连云常苦狭。 人心无足时,天道有止法。 注释: 1. 乔木长千年,终不到霄汉:比喻一个人或事物虽然存在了很久,但却无法达到更高的层次或境界。 2. 怒涛涨千尺,终亦有畔岸:比喻即使再大的困难和挫折,最终也会有一个结束的时刻。 3. 倘非分限本截然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和繁荣的向往。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第一句:“神器宁容小智窥”,意思是说国家的权柄不应该被那些目光短浅的人所觊觎。这里“神器”指的是国家政权,“宁容”表示不应该容忍,“小智”则指眼光短浅。 - 第二句:“黄河河上集王师”,描绘了一个壮观的场景,黄河之水汇聚成河,象征着强大的军队集结在黄河之畔,准备出征。这里的“王师”指的是皇家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