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接风尘,胡乃似铁壁。
卧护有天人,十载藉福力。
重来人未老,愁绝事如昔。
苦战孤城危,痛哭天柱折。
梦游三山上,人伦浮海出。
突围志南征,吾欲重建极。
天弗鉴臣忠,冥冥堕丛棘。
先轸面如生,苌弘血化碧。
臣死谁复知,臣忠终不易。
一将更大事,嚼舌死骂敌。

【赏析】

《补史十忠诗》,作者不详,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载:“《补史十忠诗》十卷,不知何人作也。”宋初,李昉等奉敕编修《太平御览》,在“职官部”中收有“十忠图”,后有人根据“十忠图”作诗。此诗就是其中的一首。

首联写淮海接风尘。胡乃指北方少数民族,喻指敌人。

颔联写卧护有天人。天人即天神,指神灵庇佑之主。

颈联承上联写十载藉福力。藉,借;福力,神佑之力。

尾联写重来人未老。意谓虽然战事频仍,但人民没有老去,国家依然年轻。

尾联以下八句写战斗失利的悲苦。孤城危,指孤城被敌攻破。痛哭天柱折,指战死疆场的人太多,如同天崩石裂。梦游三山上,意谓梦中遨游三山(神话传说中的蓬莱三座仙山),而现实却是人伦浮海出,浮海出,意为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亡。突围志南征,意谓突围南下,恢复故土。吾欲重建极,意谓我想重整乾坤,光复中华。天弗鉴臣忠,暗含上天没有看见我的一片忠心。冥冥堕丛棘,意谓我死后被打入地狱,受尽煎熬。先轸面如生,指先轸像活着的人一样,苌弘血化碧,指苌弘被杀时血流成河,化为碧石。

尾联以下写战争胜利的喜悦。一将更大事,意谓将领们又可以大展宏图。嚼舌死骂敌,意谓将领们用舌头咒骂敌军,使敌军丧胆。

全诗共六十六句,每四句一组。前五组分别以描写战争失败、将士阵亡、战斗失利、战斗取胜为主题;最后一组以描写将士凯旋、国家复兴为主题。全诗采用七言绝句形式,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