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肩吾
【解析】 题干中“赏析”要求对整首诗的鉴赏。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写山中秋夜送别友人时的景色;后两句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全诗情景相生,意境深远。 “何处邀君话别情”,邀请朋友诉说别离之情。 “寒山木落月华清”,在寒冷的秋山里落叶满地,月光下更显得皎洁明亮。 “莫愁今夜无诗思”,今晚不要担心没有作诗的想法,因为诗人已经听到秋天的猿声了。 “已听秋猿第一声”,诗人听到第一声猿啼。 【答案】
酬张明府,即酬答张明府的诗歌。 潘令:指唐人潘德源(字令)与李群玉(字文飞)。二人皆以诗著名,李群玉曾为潘德源所撰《咏怀五百字》作注,并有《送潘侍御赴安南》七律一首。 新诗忽寄来:忽然收到了李群玉的新诗。 绣段:织品名,喻指精美的丝织物。 对开:相对而开。 欲醉:想喝得醉倒。 红楼里:泛指妓院或歌楼之中。 被:同“披”,覆盖,遮盖。 歌人:歌女。 正被:正在被……。 赏析
【注释】 1.“锦绣堆中”句:指绣花枕头,绣有金凤、彩龙等。比喻女子的美貌。 2.“芙蓉面上”句:芙蓉,荷花,这里指脸庞。 3.“台前也欲”句:梳妆打扮是女人的日常之事,但也要有所节制。“盘龙手捻”即指梳理云髻的动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闺怨的诗。开头两句写女子初起床时的样子;后两句写她梳妆打扮的情景。全诗以女子的口吻,写出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无奈和悲哀。
【注释】 大堤新咏:即《大堤曲》,唐崔颢所作,描写了汴河上大堤的风光。 襄阳全欠:意谓襄阳没有像当年那样有才女(如王昭君、绿珠等)。 宜城贾客:指商人。 载钱出:带着钱财出来。 始觉:方才觉察到。 无女儿:没有像当年那样有才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汴河之上游览时,看到昔日繁华的汴河风光已不再,不禁感慨万千,写下此诗。首句“襄阳全欠”意谓襄阳缺少像当年那样的才女
这首诗的注释和赏析:- 禁中新柳(万条金线带春烟) 注释:在皇宫里种的新柳。禁中,皇宫;禁门,宫门。 赏析:春天来了,皇宫里的柳树也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仿佛是无数金色的细丝,把春天的气息都染上了一份淡淡的忧愁。 - 深染青丝不直钱(又免生当离别地) 注释:深深浅浅的绿色,就像少女柔顺的黑发。又因为柳树长得旺盛,所以不用去采伐了。又因柳枝柔软下垂,所以不会折断伤人。 赏析
【注释】 年少郑郎:指郑生。郑郎:指唐代郑处晦,字处晦,荥阳人。少年时有才名。 解愁:能解忧愁。 春来闲卧酒家楼:春天到来时,我闲卧在酒店楼上。 胡姬:古代对少数民族女子的称呼。 若拟邀他宿:如果打算让他留宿。 挂却金鞭系紫骝:把马鞭挂起,把紫骝马系住(不让它跑)。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一次酒宴上所作。诗人以豪迈之笔抒发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和无奈之情。首句“戏”字
诗句原文 马上徒劳别恨深,总缘如玉不输金。 译文注释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马背上离别的痛苦让人深感无奈,因为像宝玉一样珍贵却不被珍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于不珍惜人才的批评。通过对比玉石和金属的价值,诗人强调了人才的宝贵和不应该被轻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人才的浪费和流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某种政治或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遇越州贺仲宣》是唐代诗人施肩吾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君在镜湖西畔住: - 镜湖西畔:指代某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通常与自然美景相关。在这里可能是指一个美丽宁静的湖泊之西,环境宜人,适合居住。 - 君:这里应是施肩吾自称为某位人物的昵称或敬称,表达了一种亲近和尊重的感情。 - 住:表明了这个人选择在那里居住,可能是为了追求心中的宁静或者某种理想的生活环境。 2.
同心带里脱金钱,买取头花翠羽连。 手执木兰犹未惯,今朝初上采菱船。 注释:在少女的颈间,同心带上解开金钱,购买那美丽的头饰和翠色的羽毛。手握着木兰花,她还是感到不习惯,今天第一次乘坐到采菱船上。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少女生活与情感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少女的羞涩、好奇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态度。首句“同心带里脱金钱”,以“同心带”为线索,展现了少女的生活场景和她的心理状态
注释:想要让仙子的容貌像雪花一样美丽,再让她喝下金瓶中的美酒。凤凰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不足以表达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我懒得去睡觉,而是在秋夜中回忆那位美丽的女子。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诗的前两句写送别时的情景。诗人以雪貌带红芳、玉浆泻金瓶来比喻友人的容颜之美,用凤凰与鹤声来象征友人间的美好情谊以及彼此间的深厚感情。后两句则是诗人自己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他不愿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