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肩吾
江南积雨叹 人厌为霖水毁溪,床边生菌路成泥。 雨师一日三回到,栋里闲云岂得栖。 译文: 江南的连绵大雨让人感到无奈,因为雨水泛滥,溪流变成了洪水,床边都长出了菌类,道路也变成了泥泞。雨神一天之内三次降临,房屋的正梁上,闲散的云朵又怎能停留。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江南地区连续不断的降雨现象,反映了人们对这种极端天气的不满和担忧。首句“人厌为霖水毁溪”,直接表达了人们对于持续降雨导致溪流泛滥
《宿干越亭》是唐代著名诗人施肩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和深沉的思虑。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 琵琶洲上人行绝:描述了琵琶洲上行人稀少的景象。“琵琶”可能是指一种乐器或地名,这里用来营造一个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 干越亭中客思多:描绘了干越亭中游客众多,但思绪纷飞的情景。“干越亭”可能是一个地方性的亭子,供人们休憩或欣赏自然美景。 - 月满秋江山冷落
娇羞不肯点新黄, 踏过金钿出绣床。 信物无端寄谁去, 等闲裁破锦鸳鸯。 注释: 娇羞:形容女子的羞涩、害羞的样子。 点:涂上,这里指涂抹胭脂。 新黄:新涂抹的黄色,这里指新娘的脸颊。 金钿:古代妇女发髻或首饰上的装饰,这里泛指首饰。 出绣床:从绣花的床上出来。 信物:用作书信凭证的物品。 无端:无缘无故地,随意地。 寄谁:送给谁。 谁去:谁能够理解。 等闲:随便。 裁破:剪坏
【注释】 羁愁:被贬谪的愁苦。蘖(niè):嫩芽,新长出的草芽。辛:辛辣的药。春游:春天外出赏花游玩。领:领受,接受。不教:不让,不使。分付:托付,交托。 【赏析】 “羁情含蘖复含辛”,写自己因遭贬外放而心烦意乱,心情郁闷之至。“含”即包含、蕴含。“蘖”(niè):嫩芽,新长出的草芽。“辛”:辛辣的药。“含蘖复含辛”,是说诗人的心情郁闷之极,就像新长出的草芽和辛辣的中药一样,内心充满痛苦和煎熬。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羊马群中觅人道”,羊马,指行人;人道,即道路,代指南北方向的道路。这一句写诗人在茫茫的草原上迷失了方向,只好在牧民中打听路标。“雁门关外绝人家”的意思是雁门关以外是没有人烟的地方。这一句描写了一幅边塞荒凉、人烟稀少的图画。“昔时闻有云中郡,今日无云空见沙”。意思是
【解析】 “相呼”意为相互呼唤、招呼。“何处玉箫吹一声”是诗的结尾,意思是在没有人声的地方听到玉箫声。玉箫指女子吹奏的笛子。 译文:深夜时分我与各位隐士一起上四明山,手攀松桂树攀登至山顶。 我们相互呼喊着来到一片无人的山林,忽然听到有人在远处吹起玉箫。 赏析:《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诸隐士深夜登山的情景。前两句写诗人与众隐者的登山行动
遇王山人 唐代诗风,施肩吾笔下自然流露 1. 诗篇原文 每欲寻君千万峰,岂知人世也相逢。 一瓢遗却在何处,应挂天台最老松。 2. 逐句释义 - “每欲寻君千万峰”:我多次想要寻找你,如同寻找千万座山峰一样; - “岂知人世也相逢”:却不知道在人世间竟然还能与你相遇; - “一瓢遗却在何处”:我失落的一杯水,现在又不知流落何处; - “应挂天台最老松”:这杯水或许应该挂在天台最古老的松树上
注释: 且将一笑悦丰年,渐老那能日日眠。 指农人种田需要时间,不能天天休息,即使年纪大了也不能每天睡觉。 引客特来山地上,坐看秋水落红莲。 邀请客人来这里欣赏秋天的水景,坐在山上看红色的莲花落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首句"且将一笑悦丰年"表达了农人的乐观和对丰收的期待。第二句"渐老那能日日眠"则反映了农人的生活艰辛,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每天劳作。第三句"引客特来山地上
早春游曲江 芳处亦将枯槁同,应缘遭化未施功。 羲和若拟动炉鞴,先铸曲江千树红。 注释: 1. 芳处:指花木繁盛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曲江边的花木。 2. 应缘:因为。 3. 遭化:遭遇造化,指春天的到来。 4. 施功:使万物生长。 5. 羲和:传说中负责管理光明的神,此处可能指太阳。 6. 铸:铸造。 7. 曲江:长安城内的一条河流,流经曲江池。 8. 千树红
注释:麻衣少年的面容就像雪一样洁白,他却笑着对说“孤云还不闲”。如果此去遇到花、柳、月,就不要向苎萝山栖禅。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抒发了送别时的情感,同时表达了对僧人的祝福和期望。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送别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