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荐夫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句和概括诗歌的主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分析。 “梅村小牧”是全诗的第一句,也是关键的一句,诗人用“孤”、“万”、“异”、“骑”、“骑驴路”、“随所之”、“纵”、“吹”等关键字词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梅村小牧”是全诗的第二句,诗人用“骑牛”这一动作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村南梅早村北迟”
这首诗的标题是“美人买铁马”,下面是诗句和翻译: 1. 美人买铁马,明珠莹玉结,八角流苏响凄切。 - 这句诗描述了美丽的人购买铁马的情景。珠子和玉饰都垂吊下来,声音清脆悦耳。 2. 风前双桂玳梁高,自有宫商按成节。 - 风吹动桂花,在高大的屋梁上摇曳生姿;音乐由宫声和商声组成,形成了和谐的节奏。 3. 初闻鸣佩委清都,又似飞泉点玉壶。 - 听到清脆的佩声,就像飞溅出的泉水滴在玉制的酒壶里一样。
【诗词原文】 舟中七夕 碧汉淹灵驾,神仙渡鹊桥。 如何江上客,空对可怜宵。 【注释】 碧汉:银河。 淹:滞留,停留。 渡:指渡过。 鹊桥:传说中的一座桥,传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 江上客:泛指在江边居住的人。 【赏析】 此诗写“七夕”的传说。首句写星汉(银河)阻隔了天上的牛郎织女的团聚。次句写他们只能隔着天河互相凝望,无法见面。第三句写牛郎和织女只能在七夕这天相聚,但相聚之后又要离别
杨花曲 注释: 1. 帘幕重重日影移,栏杆曲曲晓云垂。 - 重帘和重重的日影,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2. 绿杨窗外莺啼夜,青草池边燕语时。 - 窗外的柳树、夜晚的鸟鸣和池边的燕子叫声,共同营造出一个宁静祥和的氛围。 3. 莺啼燕语芳春早,飘落杨花满春草。 - 春天的到来使得莺啼燕语更加动听,而飘落的杨花则铺满了春草,增添了一丝诗意。 4. 辽阳征客心独伤,东邻美人亦断肠。 -
邯郸少年行 陌上春风尘土飞,邯郸年少紫罗衣。 貂裘独拥王孙去,珠履双分公子归。 王孙公子争相羡,宝马香车去如电。 飞甍画栋出云间,舞馆歌台临水面。 杨柳阴中百啭莺,帘栊影里双飞燕。 飞燕流莺白玉栏,繁弦急管度春寒。 舞衣照耀殊方彩,歌扇飘飖云锦纨。 东楼红粉青丝管,南国金貂坐间满。 当筵莫惜锦缠头,楚舞吴歌夜不休。 年年今日复明日,白发红颜递相失。 即今欲见少年时,流水无情不可知。 注释: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采莲人夜行横塘,见明月照耀下荷花盛开的景象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1. 采莲下横塘,两岸明月光 - 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场景,采莲女在月光下行走。 - "明月光"指的是明亮的月光。 2. 花阴唱吴歌,惊起双鸳鸯 - 在荷花的影子下,她唱着吴地的歌。 - "惊起双鸳鸯"形容歌声惊动了鸳鸯,鸳鸯因此飞起。 3. 爱彼双鸳鸯,同飞隔江水 -
翻译: 今日是什么日子?登上高高的山。 说有美酒,载着歌声。 四海之内,兄弟很多。 今天我不高兴,离开这里如何办? 注释: 邻霄台:指高高的山。 陟彼崇阿:登高的意思。 曰:说。 旨酒:美酒。 咏载歌:唱歌,即唱和。 四海之内:全国各地。 弟兄:兄弟。 孔多:很多。 今:现在。 乐:高兴。 如何:怎么办。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兄弟聚会的诗歌。诗人在登高远眺时,看到四海之内兄弟众多,便兴高采烈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采桑入南园,园中草芊芊。 - 注释:采摘桑叶进入南园,园子里草木郁郁葱葱。 - 赏析:此句描述了诗人在南园中的活动,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2. 双飞蝴蝶子,戏侬罗裾前。 - 注释:成双的蝴蝶翩翩飞舞,在我前面嬉戏。 - 赏析:这句描绘了蝴蝶与人的互动,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动感。 3. 柳枝生池上,柳叶拂池水。 - 注释:垂柳生长在池塘之上
【注释】 白云:喻指闲散的岁月。千片万片:形容云的繁多。草屋:简陋的房屋。三家两:比喻家境平常。课仆(kè pú ):教仆役耕种。滋培:培育,栽培。花药:花草。桑麻:农事劳动。 【赏析】 《和闵寿卿扇头韵 其一》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篇充满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 首句“白云千片万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天空中云的众多。次句点题,说明自己闲居在家的情景。三、四句
注释: 风萧骚时落木,雾朦胧处远山。 秋光半澹不澹,云影欲闲未闲。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首句“风萧骚时落木”,描写了秋风萧瑟,树叶飘落的场景;次句“雾朦胧处远山”,则是描绘了远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冷的氛围。 第三句“秋光半澹不澹”中的“半澹不澹”形容秋光既明亮又柔和,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