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虔扆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冠子的诗。女冠子,又称女道士、女尼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女性修行者的身份。她们在寺庙中修行,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诗句释义: 1. 凤楼琪树,惆怅刘郎一去,正春深。洞里愁空结,人间信莫寻。 - 凤凰楼阁上的琪树(珍贵的树木)令人感慨万千,刘郎一去后,春天正深。这表达了对逝去亲人或朋友的怀念之情。 - “洞”指的是洞天福地,“刘郎”则是指传说中的神仙刘晨,他曾经到过这个洞天
【注释】1.步虚坛:古代祭祀时设坛以祭天,称为“步虚”。2.绛节霓旌:红色的法器和彩色的飘带。3.引真仙:引导真仙降临。4.玉佩摇蟾影:玉佩发出月光,映照着蟾蜍的影子。5.金炉袅麝香:金炉中袅袅升起的香气是麝香。6.露浓霜简湿:露水浓重,霜降在竹简上,使它们变得湿润。7.风紧羽衣偏:秋风劲吹,羽衣被风吹得偏向一边。8.欲留难得住:想要留下却难以停留。9.却归天:却回到天上
临江仙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译文: 金锁重重的门户荒芜的庭院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前对着秋天的天空发呆。翠绿色的御衣被遗弃在宫殿中无人问津,那华丽的歌舞已经停止不再有人歌唱。 烟雾和月亮不知道人间的变迁,夜晚已经过去而宫廷中的灯火依然闪烁不息。荷花在池塘中盛开相互对望
鹿虔扆并非五代十国诗人,而是五代时期的词人。鹿虔扆(约937年-约975年),字公度,祖籍虔州(今湖南省岳阳市),生于荆南(今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他少年时即显露文学才华,其诗歌洋溢着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鹿虔扆的生平经历与作品反映了五代时期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生活,是研究五代十国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以下是对鹿虔扆的相关介绍: 1. 早年经历:鹿虔扆的早年生活并不为人所知
鹿虔扆并非五代十国诗人,而是五代时期的词人。鹿虔扆(约937年-约975年),字公度,祖籍虔州(今湖南省岳阳市),生于荆南(今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他少年时即显露文学才华,其诗歌洋溢着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鹿虔扆的生平经历与作品反映了五代时期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生活,是研究五代十国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以下是对鹿虔扆的相关介绍: 1. 早年经历:鹿虔扆的早年生活并不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