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楼琪树,惆怅刘郎一去,正春深。洞里愁空结,人间信莫寻。

竹疏斋殿迥,松密醮坛阴。倚云低首望,可知心。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冠子的诗。女冠子,又称女道士、女尼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女性修行者的身份。她们在寺庙中修行,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诗句释义:

  1. 凤楼琪树,惆怅刘郎一去,正春深。洞里愁空结,人间信莫寻。
  • 凤凰楼阁上的琪树(珍贵的树木)令人感慨万千,刘郎一去后,春天正深。这表达了对逝去亲人或朋友的怀念之情。
  • “洞”指的是洞天福地,“刘郎”则是指传说中的神仙刘晨,他曾经到过这个洞天,后来再也没有回来。这里的“惆怅”和“空结”,表达了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人间信莫寻”意味着在人间寻找不到任何关于他的信息,强调了他离去后的孤独和无助。
  1. 竹疏斋殿迥,松密醮坛阴。倚云低首望,可知心。
  • 竹子疏朗的斋殿(指女冠们的修行居所)显得幽静高远,而松柏茂盛的醮坛(指道教庙宇)则给人一种阴森神秘的感觉。
  • “倚云低首望”形象地描绘了女冠们倚靠在云朵之上,低头沉思的场景。这里的“云”象征着飘渺、不定、变化无常的思绪。
  • “可知心”则是说女冠们的内心世界深邃复杂,难以捉摸,但她们通过修行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冠子们修行生活的场景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她们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的精神风貌。通过对凤凰楼阁、洞天福地、竹林斋殿等意象的运用,以及对于刘郎、松柏等元素的引用,诗人传达出对逝去亲人或朋友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与忧虑。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女冠们倚靠在云朵之上,低头沉思的场景,表现了她们内心世界的深邃和复杂,以及她们通过修行来寻求内心平静的决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示了中国古代女性的独立自主和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