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
【注释】 戚龙渊:作者的字。 关路:指家乡的路途。几年别:指离家多年,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 秋霜:形容头发已白,鬓发如霜。多:形容词尾,表示程度深。 高谈卑世态:指在谈论中,不卑不亢地评论世事的是非曲直。 远涉识风波:意为经历了很多的事情,见识了世间的风浪。 艺绝:才艺极高。名在:名声很大。 身贫:生活清苦。奈壮何:无可奈何。 为君沽斗酒:为你买些美酒。聊:姑且。慰蹉跎:安慰自己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思君不可见,渐觉岁年过。 - 解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思念之情,但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是距离或障碍)使得相见变得不可能,因此只能通过回忆来感受对方的陪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流逝,这种思念愈发强烈。 2. 世事犹如此,生涯近若何。 - 解析: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无奈感。尽管人们常常期望世界是美好的,但实际上许多事情并不如人意。诗人在反思自己的未来时
这首诗描绘了曹娥江上的景色和游子的心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曹娥江上浪如花,数幅蒲帆过浦斜。 注释:曹娥江上的波浪像盛开的花朵一样美丽,几艘蒲草制成的船帆在江面上斜斜地飘过。 2. 烟际乱山明落日,树中古庙带残霞。 注释:远处的山峦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夕阳的光芒穿透云层照亮了它们,树中的古庙被晚霞映照得如同残存的火焰。 3. 乾坤故旧劳魂梦,客路星霜换岁华。 注释:岁月变迁
送袁节推奏绩北上 斜日半帆明,西江浪正平。 风云双阙路,吴越两乡情。 树绿沉山影,天空落雁声。 孤舟渔浦夜,共语一灯清。 解析: - 斜日半帆明:斜日即夕阳,半帆指帆船的帆的一半。明表示明亮。这句描述了夕阳下,帆船上的帆被染成了一片明亮的红色。 - 西江浪正平:西江指的是长江的西流部分,浪正平意味着江面上的波浪平静,没有风浪。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图。 - 风云双阙路:风云可能是指天气变化
题杨法部容闲阁 阁傍江城外,窗开云水间。 只因尘境远,自觉主人闲。 译文: 在江城之北有一座高阁,窗外是云雾缭绕的水景。我之所以觉得这里主人的生活闲适,是因为这里的环境远离了尘世的纷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法部的楼阁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闲适。诗中“阁傍江城外,窗开云水间”形象地描绘了阁楼的位置和窗外的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静谧美好的世界之中
注释: 落日映照在湖水上,残杯催促着分别。 常年分手的地方,只有半截的柳枝。 年岁已大,官职却刚刚得到提升,时局清明,正是贫穷正好的时候。 你应当感激这片南亩之地,不要与白云相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诗人对友人朱东武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落日照湖水,残杯催别离。 - “落日”象征着一天的结束,而“湖水”则给人一种平静、宽广的感觉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逐句分析。“频年惬远游”,意思是:多年来一直想远离故乡,到远处去旅游;“岁晚独牵愁”,意思是:到了年底才想起家乡,感到愁闷。这两句是说作者长期在外地,每到年底才想到自己是在异乡,不免产生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底事故乡泪,偏当今夜流”,意思是:由于思念故乡而流泪,而偏偏在今夜流得最多。这两句写诗人因思念故乡而流泪
诗句: - 坐久北风起,江声带远沙。 - 客愁初到鬓,乡梦不离家。 - 林静无残叶,灯寒有落花。 - 怀君夜难寐,别绪转如麻。 译文: - 坐着坐得久了,北方的风开始吹起来了,江的声音伴随着远处的沙滩。 - 旅途中的客人初到时感到了白发,家乡的梦境没有离开家。 - 林中寂静,没有落叶,只有灯光下的花朵凋零。 - 怀念朋友的夜晚难以入眠,别离的情感变得更加复杂和稠密。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解理解诗意,把握诗歌内容。 “南徐一片石,千古柱中流”是第一联,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历史,从眼前看到千年之前的景象,这不禁让人感叹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无情。 “绕树开僧舍,缘空结梵楼”是第二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结合全诗的意境及重点诗句进行分析。此题中,“相逢驿西路”“使君先发”表明诗人与沈使君分别; 第二句“交深难别离”表明两人交情之深难以割舍;第三、四句“市桥同水泊,风雨独何之”写在市桥停泊的情景,表现了夜雨中诗人的孤独和迷茫;第五、六句“江黑一帆没,夜寒孤梦迟”描绘了夜行江上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凄苦; 第七、八句“仙踪无处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