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正觉
注释: 一尺水,一丈波,五百生前不奈何。 一尺之水,可以激起巨大的波浪,但五百年前的人已经无法改变。 不落不昧商量也,依前撞入葛藤窠。 无法改变的事情,就不必再纠结于其中,继续向前冲吧。就像一头撞到了葛藤窝里一样。 阿呵呵,会也么。 呵呵呵,明白了吗? 若是你洒洒落落,不妨我哆哆和和。 如果你能洒脱一些,我也愿意和你和平相处。 神歌社舞自成曲,拍手其间唱哩啰。 神歌和舞蹈是自然形成的旋律
颂古一百则 其九 两堂云水尽分拿,王老师能验正邪。 利刀斩断具亡像,千古令人爱作家。 此道未丧,知音可嘉。 注释:在两堂中,云雾缭绕如同水波一般,一切都被分开了,这就是王老师能够辨别真伪的能力。他就像一把锋利的刀一样,斩断了一切虚幻的形象,使人们看到了真正的事物。这种能力让千古以来的人们都非常敬仰他,认为他就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这种能力没有丧失,他的知音们也非常值得赞扬。 凿山透海兮唯尊大禹
注释:我老的时候,对子孙有过多的思念,现在惭愧起来,感到对不起子孙。 记住南山的教诲,铭记在心,用它来报答子孙的恩情。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子孙的关爱之情和愧疚之心。他深感自己年老体衰,无法继续为子孙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因此感到惭愧和内疚。然而,他又深信子孙会得到自己的教导和关怀,因此决心记住南山的教诲,用它来激励自己为子孙付出更多的努力
【注释】: 1. 偈颂七十八首,其八十:此指禅宗诗体。偈,梵语音译,意为“颂”。此指佛教禅宗的诗歌。七十八首,是一首四句一联的七言律诗,共八十八联。八十,指八十一联。 2. 亘清虚衲子家:亘清虚,指的是僧尼修行者所居住的地方,即禅堂;衲子,是指和尚或出家人,也泛指僧人。 3. 十方三世个生涯:十方,佛经中指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三世,过去
【注释】 颂古:本指赞颂古事,后泛指评论古代人物。一百则:这是一首咏叹祖师的诗。 廓然:开阔的样子。圣:圣人。无圣人:没有圣人。来机径挺:开辟出一条新路直通正道。 得非:不是。犯鼻而挥斤:鼻子被冒犯了就动怒挥斧。比喻不善于控制自己。而堕落(失败)。 不回头而堕甑:不回头看一下就摔破瓦甑,指不注意细节而失败或失足。 寥寥:清冷的样子。少林:禅宗寺院,位于嵩山东南麓山腰中段
诗句释义: 1. 痴儿刻意止啼钱, - “痴儿”指那些过分沉迷于某事或某个目标而失去理智的孩子或年轻人。 - “刻意止啼”意为故意压制哭声,表现出一种强迫或过度努力的状态。 2. 良驷追风顾影鞭, - “良驷”指的是一匹优秀的马。 - “追风”形容马跑得非常快,好像要追上风一样。 - “顾影鞭”可能是指马在奔跑时回头看自己的影子,用鞭子驱赶着自己。这表达了马对自我控制的渴望和努力。 3.
注释:年老的僧人已经修炼到了精深的境界,他继承了赵州的禅法,成为了一代宗师。 枯龟丧命因图象,良马追风累缠牵。 这是说,那些过于注重形象和文字的人,往往会因为过分追求形式而迷失了真正的禅意。就像一只枯死的乌龟,它的死亡并不是因为失去了生命,而是因为它过于关注自己的形象,而忽视了生命的真谛。同样地,一匹优秀的马,它的速度并不取决于它是否受到缰绳的控制,而是取决于它是否真正理解了生命的自由。
颂古一百则 其四 百草头上无边春,信手拈来用得亲。 尺蠖缩身藏甲壳,蜻蜓振翅掠池萍。 丈六金身功德聚,等闲携手入红尘。 尘中能作主,化外自来宾。 触处生涯随分足,未嫌伎俩不如人。 注释:百草头上无边春,形容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信手拈来用得亲,意指随意使用而感觉亲切自然。尺蠖缩身藏甲壳,比喻有策略地隐藏自己的弱点。蜻蜓振翅掠池萍,比喻有技巧地利用机会。丈六金身功德聚,指修行成就的佛身
【注释】:颂古一百则 其五 太平治业无像,野老家风至淳。 只管村歌社饮,那知舜德尧仁。 【赏析】:此诗为《颂古百则》之五。颂,赞颂之意。《颂古百则是集》共一百五十首,选录自唐人王建的《古谣》、张祜的《咏史》等诗中,每句四字,用韵,每首十句或十二句。此诗即从《古谣》中选得,内容是歌颂尧舜之德。“太平”、“治业”指尧舜之时,“家风”指尧舜之家风。“只管”与“那知”相对,意谓只知有酒有肉的村歌社饮
【注释】 药:药物;病:疾病。鉴:鉴察、观察。白头黑头:形容人的白发和黑发,比喻年长的人。克家之子:指能治理家政的儿子。有句无句:指有话要说,但因口才不好而说不出。截流之机:指在关键时刻抓住机遇。毗耶:梵语的音译,意指“古”,也指“老”。老古:即老古锥,指佛教的《楞严经》。 【赏析】 这首诗是颂扬古代贤人善于观察事物的才能。前两句说,药物的作用在于治疗疾病,疾病的产生在于观察事物的方法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