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亘清虚衲子家,十方三世个生涯。
光明照夜触髅眼,消息含春枯木花。
晓色依依云冉冉,天容淡淡月斜斜。
母陀罗臂通身是,今日逢场便攃沙。

【注释】:

  1. 偈颂七十八首,其八十:此指禅宗诗体。偈,梵语音译,意为“颂”。此指佛教禅宗的诗歌。七十八首,是一首四句一联的七言律诗,共八十八联。八十,指八十一联。
  2. 亘清虚衲子家:亘清虚,指的是僧尼修行者所居住的地方,即禅堂;衲子,是指和尚或出家人,也泛指僧人。
  3. 十方三世个生涯:十方,佛经中指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三世,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个,这里作“一个”讲。
  4. 光明照夜触髅眼:光明,这里指佛法。髑髅,死人的头骨,这里比喻人的灵魂。
  5. 消息含春枯木花:消息,佛教术语,意思是佛性。春天象征万物复苏,这里比喻佛性的恢复。枯木花,枯萎的木头上的花朵,比喻死而复生的人。
  6. 晓色依依云冉冉:晓色,清晨时分的天色。依依,轻柔缓慢的样子。
  7. 天容淡淡月斜斜:天容,天空的颜色或形态。淡淡,模糊不清的样子。
  8. 母陀罗臂通身是:母陀罗,印度神话中的美女,这里是比喻。通身是,全身都是。
  9. 今日逢场便攃沙:攃沙,佛教用语,意指打坐入定的状态。逢场,遇到合适的时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诗体,表达了一位出家修行者对佛法的领悟和体验。全诗以佛教禅宗的元素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佛法境界的描绘,展现了修行者对生命、宇宙和佛性的理解。

从诗句本身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运用。例如,“十方三世个生涯”中的“十方”和“三世”,分别象征着时间和空间的广阔,体现了佛法无边无际的特点。而“光明照夜触髅眼”则通过光明与黑暗的对比,暗示了生死轮回的本质。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时,也融入了佛教的元素。如“晓色依依云冉冉”,这里的晨曦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而“母陀罗臂通身是”,则用来形容修行者的全身充满了佛法的气息。这些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佛法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通过对自然和佛法的描绘,展示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佛教教义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