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正觉
注释: 1. 器宇廓落:器宇,指人的仪表、气度。形容人的仪表堂堂,气度不凡。廓落,开阔,豁达。2. 形像乾枯:形像,形象。形容人的身体干瘦枯槁。3. 一点彻灵府:点,点燃,照亮。灵府,道教语,指人的内心深处。4. 万年空劫壶:劫,佛教语,指劫难、劫数。万劫,极长的一段时间。空劫壶,形容人的生命短暂如过眼云烟。5. 青原门下识麟角:青原,地名,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青原山。麟角,传说中的神兽麒麟的角
注释: 目瞳秋炯炯,颠发雪毵毵。 眼中的瞳孔犹如秋天一样明亮闪烁,头发如同冬天雪花一般纷乱飘逸。 饭塞肚皮饱,茶湔舌颊甘。 吃饱了饭菜,口中感到十分满足,吃茶也让人感到口齿生津,十分甘甜。 龊家有彩,机事无堪。 家中虽然贫穷,但生活却依然充满色彩,没有什么事情能够为难我。 白牯釐奴却知有,而今赢得放痴憨。 知道白牯厘奴的人都知道,我现在却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再受世俗的束缚和限制。 赏析
【诗句解释】 1. 何须魁斗之名高:何需拥有高大的名望。 2. 不在山川之气豪:不需要拥有豪迈的气势。 3. 有口挂壁:用嘴挂着墙壁,形容口才出众。 4. 亡牛奏刀:比喻不用武力就能解决问题。 5. 纵横佛用:指在佛教中运用自如。 6. 分付儿曹:吩咐给年轻的一代。 【译文】 何必追求高大的名声,也无需豪气冲天。只要口若悬河,便能解决难题。在佛学中有出色的运用,可以教导年轻的一代。 【赏析】
【注释】: 是兮不是,别兮不别。 是:正确或真实。 不是:错误或虚假。 别:分离,区别。 不别:没有分别。 水冷涵秋,山寒带雪。 水冷:指秋天水冷。 涵:包容。 秋:指秋天。 传家之印兮中间无文,常用之针兮两头无穴。(用两个反义词来比喻) 传家之印:象征家族的图腾、标志。 中间无文:指其中间没有文字。 常用之针:象征日常使用的工具,针头有孔,针尾有眼。 两头无穴:指其两端没有孔洞,即没有孔。
【诗句释义】 1. 发白而老,面黄仍病:形容人的年岁已高、身体虚弱。 2. 穷地水火风之根,得见闻觉知之柄:指人的身体被各种自然现象(地、水、火、风)所影响,但能够通过观察(见)和感受(闻)来了解和掌握它们(觉)。 3. 一气专柔,诸尘善应:形容人的性格温和、善于应对各种情况。 4. 魏臭而良,橘陈而令:用来形容一个人即使出身低微(如魏),也能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如善良)
注释:天苍苍而云闲,水深深而月寒。 妙一点之自得,纵四辩以奚殚。 译文:天空广阔无垠,云雾悠闲自在,水面深广而月光寒冷。 妙一点之自得,纵四辩以奚殚。 赏析:这首诗的意境是宁静、淡泊的。诗的前两句写天地万物的静寂,后两句写诗人的超脱和逍遥。 “天苍苍而云闲”一句,是写天高云闲,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这里的“苍苍”形容天空的辽阔无际,给人以壮阔之感;“闲”则表示云朵在天空中悠然自得,没有拘束
【解析】 此诗作于大历四年(769)春,是一首写佛画的题赞诗。作者在《全唐诗》卷五七九中称“禅人并化主”,又据《唐才子传》卷三云,其名无量,本姓张氏,不知何许人也。这首诗是诗人对一幅佛画所做之赞。前两句“全心之相,全相之心”是说这幅佛画,表现了作者全部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后四句则具体写画中的佛、菩萨形象。“天苍苍兮白鸟没,水深深兮红鳞沉”,用拟人的手法,将佛画比作天,把佛、菩萨比作白鸟、红鳞
【注释】 发:头发。之:主语代词。白:白色或白发,这里指人的头发。高峰早雪:指山的顶部有积雪。目青:眼睛青绿或目光清秀。古涧:指深谷。先秋:在秋天之前。月炯炯:月光明亮。自有光通犀角:犀牛角上自然生长着花纹,这里指月亮。牛头:牛的头部,这里泛指草木。苍苍:茂盛的样子。谁能硬按:谁又能强行按住。 【赏析】 本篇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写一幅画,赞美画中人的高风亮节、超逸脱俗的精神风采
【注释】 秋山:秋天的山。骨瘦:形容消瘦的山骨。 神清:精神清爽。 岩松寒更翠,涧月夜还明:岩上的松树在寒风中更显得绿得发亮,涧中的明月在夜里仍很明亮。 灵然:神态悠然自得的样子。曲木:弯曲的树木。坐:盘腿而坐或安息、休息。不语:不说话。四海九州都太平:指天下大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以“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为题,通过描绘秋天的山、水、石、松、竹、梅等景物
诗句释义: - 须发垂白,面皮淡黄 - 描述人物年迈,头发和胡须已经变白,脸色显得苍白。 - 茶醒睡眼,饭塞饥肠 - 形容由于长时间未进食或睡眠不足导致的状态,眼睛因饥饿而难以睁开,胃里满是食物。 - 情田闲自廓,心地净而光 - 指内心广阔无垠,纯净无暇。 - 云敛山川雨,月明河汉霜 - 形容天气的变化,从云层聚集到雨的到来,再到月亮升起和银河闪烁。 译文: - 须发已白脸显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