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正觉
【注释】 节棱棱——形容人身材挺拔,有棱有角。老松之孤——形容人的身材高大如老松般孤独。心空空——形容心胸宽广。修竹之癯(qū )——形容人瘦削如修竹。丘壑(hè)——指山水,也比喻心胸、胸怀。云水之去就——指随遇而安。丛林之典模——指行为举止有规矩。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真赞,赞美的是禅宗高僧的清瘦之相。首句“节棱棱而老松之孤”赞美僧人身材挺拔、高耸如老松
【注释】: 山向岳奔,川趋海吞:山像岳一样奔向大海,川像海一样吞吐。 船浮水柔有力,雁没烟冷无痕:船在水中漂浮,好像有力量,而雁消失在烟雾之中,却不留痕迹。 二三四七,传持之句:这是佛教中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百千万亿,变化之门:指一切事物都有无限的可能和机会。 招手授手,知恩报恩:伸出双手欢迎,表达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禅人的写真求赞
【注释】 禅人:禅宗僧人 化主:指佛祖。 并:合,一起。 写真求赞(zàn):写真即佛像,求赞即请人题赞。 神定气平:指禅人修道得道后心静如止水,气定如泰山。 其机:指修行的契机。 空明:指心境空明无物,智慧明澈透彻。 其机静而自应:指禅人的修行契机寂静不动,自己能感应到。 用虚而不盈:指修行时运用的智慧虽虚空却不会枯竭。 寒潭月落:指深秋之夜,寒潭中的月亮落下。 霁夜河横:指晴朗的夜晚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岁寒之容,高岩雪松。 注释:形容人的容貌如寒冬之松树挺拔,坚韧不拔。 2. 清白之胸,冷月霜钟。 注释:比喻人的心灵纯洁无瑕,如同寒冷月光下敲击的寒钟般清亮。 3. 种田博饭,地藏之春农。 注释:比喻辛勤耕作,像农民一样耕种田地,以求生存,这里特指种田。 4. 明镜非台,黄梅之夜舂。 注释:比喻真相或真理并非总是被看见,需要通过特定的方式才能显现。 5.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属于五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本体无生,诸尘幻成。 - 释义: 万物本源为空,一切尘俗之物皆由虚幻构成。 - 注释: “本体”指的是事物的真实本质或本来面目,“空”在这里表示虚无、空虚。 - 赏析: 这一句表达了佛教中万物皆空的观念,强调了世间万象的虚幻不实。 2. 白发雪漫顶,青瞳秋在泓。 - 释义: 头顶白发如白雪覆盖
【解析】 “体之湛存”意思是:禅人修炼的本性像大海一样深沉。“潮缩海门”,意谓禅人之性与大海一样,其浩淼、深邃,如同海门一样深不可测。 “用之亡痕”意思是:禅人的本性在运用时毫无痕迹。这两句诗表现了禅人修炼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光明射珊瑚之魂,波澜派昆崙之源”,意思是:光辉射向了珊瑚的灵魂(比喻禅宗的法身),波涛汹涌如派昆仑山那样雄伟壮丽。这两句诗形容了禅人法身的庄严和伟大。 “影动非幡
注释: 1. 蛰梭未飞,肌肤不把。蛰梭未飞:形容人还没有完全衰老。 2. 老虎似衰:比喻人的精力衰退。 3. 眼力犹威:虽然眼睛已经不好使了,但精神仍然旺盛。 4. 头须霜雪坞:形容头发如霜雪一样白。 5. 舌颊风雷机:形容说话像风雷一样有力。 6. 气爽秋高河汉阔,霁寒夜永斗牛辉:秋天的天气晴朗,天河宽广,牛郎星和织女星在夜空中明亮。 7. 阴阳爻象,天地范围
【注释】 禅人并化主:指禅宗大师。 写真求赞:指画佛像或人物肖像。 机活静枢之臼:意指佛的“机锋”灵活,如磨杵臼中转动的机关一样,运转不息。 象成玄牝之门:比喻佛性是万物之源,一切事物都是从它生发出来的。玄牝,深藏不露的母性,这里借指佛性。 幽而不昏,湛而若存:形容佛理深邃,不可言明,却又无所不在。 用妙触而出碍:指运用微妙的方法可以超越一切障碍。 体至虚而无痕:形容佛性至高无上
枯木之春,蟠桃之辰。 自然时节,不费精神。 【注释】: 枯木:比喻禅人。 蟠桃:指仙果。 自然时节:即自然而然。 不费精神:不需要费力。 三昧:定境,禅定。 尘尘:佛教用语,指烦恼、杂念等一切有为法。 【赏析】: 此诗是赞颂禅人的写真。首联“枯木之春,蟠桃之辰”是说禅人如枯木逢春,蟠桃开时,又如蟠桃之辰,是自然时节。颔联“自然时节,不费精神”是说禅宗修行者与天地万物同在,无欲无求,自然无为
锦云晚晴天,璧月夜光明。 妙心无住着,幻事不生灭。 天际冥冥雁字没,潮痕滟滟鲸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