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正觉
【注释】 禅人:禅宗中修行高深者,亦称禅师。化主写真求赞:即请一位禅宗大师为一幅肖像画作题赞,以表崇敬。 恁么来也:如此而来。恁么:如此。来:来到,到达这里。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颂扬禅师的作品。作者在赞美这位禅师时,运用“疏豁性情”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禅师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形象。全诗采用七言律体,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 看:观察。 心空,形容禅人的心境如虚空无物;骨寒,形容禅人的骨头像冰一样坚硬冷峻。槁木,枯槁的树木,形容禅人的生活清苦寂寞。 未发:指尚未发出,指还没有开示、启示。髑髅(túlóu)津沥乾,形容禅宗的开悟。髑髅,即死人的头骨,比喻禅宗的开悟。津沥乾,指开悟后的智慧已经彻底显现出来。 秋入眼角,春生鼻端,形容禅宗的开悟后,对四季变化有着深刻的感受。 相呼相唤知音会,为我门前倒刹竿
【诗句释义】 清白传家,湛存授手。 “清白”指的是清廉、纯洁;“湛”,深的意思;“存”,给予;“授手”,授予手。这两句话是说家族中有清白的美德,并且这种美德被深深地传承下去。 木落风高,水明月昼。 “木落”指的是树叶变黄、凋落;“风高”指风大;“水明月昼”指月亮明亮如昼。这两句话是说树木已经凋零,秋风劲吹,水面平静透明,月光明亮如昼。 双瞳冷用眉,片舌闲摇口。 “双瞳”指的是双眼
【注释】 寒林:指深林。晚浦:傍晚的江边。孤藤:枯藤。拳脱略(quǎn dú):树根突出,像人拳头一样。三篾肚膨亨(pén hēng):树皮上有三个突出的部分。闹市:热闹的市镇。谁嫌:谁不喜欢。机用:机巧。熟:熟练。丛林:山林。饱参生:充分修炼成佛。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对一幅写禅僧形象的画作的题赞。全诗四句,每句一韵,平仄押韵协调。 “寒林气清,晚浦潮平
【注释】 寒雪:指冬天的寒冷的雪花。 并化主:佛家语,意为同归于空无,即“一如”。这里指佛门中人。写真求赞:请人为画像作题词。 百草头:指草丛之中。 千华台:佛教谓三千大千世界,故以“台”代之。 法法:佛法。 出碍:障碍,障碍物。 心心:内心。 战疮:战场上的创伤。 领穿:指衣襟破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僧人的作品。作者在诗中描绘了僧人的风采和修行的境界。首联写僧人形象,颔联写其行为
【注释】 1. 四大:佛家语,指色、受、想、行等四谛。即物质和精神的四种状态。 2. 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五种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 3. 智慧:佛家语,指的是对宇宙人生的深刻认识。 4. 父:佛教用语,指众生本有的佛性。 5. 因缘:佛家语,指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条件。 6. 西山:指西天的山。 7. 东海:指东天的海。 8. 根尘:即“五蕴”。 9. 妙触事:即“五蕴”。
注释: 1. 静而纯,湛而存。 - 这是形容一个人的内心宁静且纯净,并且保持这种状态。 2. 海日珊瑚树,岩松琥珀根。 - 描述一种景象,即在大海中的日出时,如同珊瑚树一般绚烂;而在山石上生长的树木,其根如琥珀般坚硬。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方式,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坚毅不拔的精神风貌。 3. 家风传父祖,事业付儿孙。 - 强调家族的传统和精神应该由父辈传给子辈,而个人的事业发展则寄托于子孙后代
【注释】 个是何人,气清骨贫。 烟霞面目,丘壑精神。 二仪自然一体,万像况与同尘。 床上全威白额虎,钩头可意赤稍鳞。 【赏析】 此诗为《画赞》中的一首。诗人通过赞美画家的画艺,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高度赞赏和对艺术家的敬佩之情。 首句“个是何人”,直接点出画家的身份与特点。“气清骨贫”则形容其气质高洁、品格清正;而“烟霞面目,丘壑精神”则描绘了其画作的艺术特色,既具有自然的韵味,又富有生动的意境。
【注解】: 1.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禅宗的修行者兼寺院主持为佛像写真,请人赞美。 2. 其一百九: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共一百零九个字。 3. 你是何人,缁衣裹身:谁是你的身份?穿着僧衣,裹身而行。 4. 静住天无四壁:在静默中居住,天空仿佛没有四面墙壁。 5. 机回月带重轮:如同月亮被机器带动而转动,形象比喻禅宗修行者如明月般圆满无缺。 6. 梦蝶境中闲有趣:就像蝴蝶在梦中遨游自由自在
【注释】 清白:清净。 游:游走,漫游。 江湖:水边。 风月:自然景色。 变态而神:变化而神奇。 体之(zhī):体会它。 用之而淳:运用它而纯正。 非佛非祖:不是释迦牟尼佛,也不是达摩祖师。 能佛能祖:能够成为佛,能够成为祖。 天:上天,指佛性。 人:人间,指人性。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画僧法薰的。法薰以禅理入画,把禅宗思想与绘画艺术融为一体。他作画讲究“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