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而游,江湖风月之秋。
变态而神,云烟草木之春。
体之而真,用之而淳。
非佛非祖而能佛能祖,非天非人而能天能人。
【注释】
清白:清净。
游:游走,漫游。
江湖:水边。
风月:自然景色。
变态而神:变化而神奇。
体之(zhī):体会它。
用之而淳:运用它而纯正。
非佛非祖:不是释迦牟尼佛,也不是达摩祖师。
能佛能祖:能够成为佛,能够成为祖。
天:上天,指佛性。
人:人间,指人性。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画僧法薰的。法薰以禅理入画,把禅宗思想与绘画艺术融为一体。他作画讲究“心源”,强调表现画家的内在精神修养和审美情趣。诗中赞颂他在创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精神境界和审美趣味。
首句“清白而游,江湖风月之秋”,说画僧在作画时,心境清明洁净,如同江湖中的风月,悠然自得,不受世俗尘垢的沾染。这里的“江湖”并非指实际的江湖水域,而是借指广阔的大自然;“风月”则比喻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美好事物。“清白”一词,既形容画僧的内心纯洁无瑕,又暗喻其作品中所蕴含的高洁品格。
次句“变态而神,云烟草木之春”,描绘的是画僧笔下的山水景物。这里的“云烟”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山峦,“草木”指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春”则是春天的意思。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画僧在作品中展现出来的生动活泼、生气盎然的艺术形象。
第三句“体之而真,用之而淳”,是对画僧作品风格的总结评价。这里的“体之”是指画家深入地体会自然万物的本质和规律;“用之”是指画家将这些内在精神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去。最后一句“非佛非祖而能佛能祖,非天非人而能天能人”,则是对画僧超越常人的境界和能力进行了高度概括。这里的“非佛非祖”并非指画僧不具备佛性和祖德,而是强调他在创作过程中能够达到超脱物我、物我合一的境界。同时,他也能够在作品中展现出超凡脱俗、高不可攀的气度和风范。因此,可以说他是一个既能成为佛也能成为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