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示无辙迹,赞之绝涯岸。
才发名言,便成形段。
月芦混处鸣鸥,天水连时没雁。
而今对现十成,向道只得一半。

【注释】

无辙迹:比喻禅宗不立文字。赞之绝涯岸:比喻禅宗的教义深邃广大,难以言传。才发名言:指禅师开示时所说的话。便成形段:指这些言论如同成段的文字般清晰可见。混处鸣鸥:形容声音和鸥鸟的声音混在一起。天水连时没雁(yā):天与水相连的时候,大雁飞过。没,同“没”。今对现十成:指现在只能见到十分之一。向道只得一半:意为只有一半是真实的。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一位禅僧的形象,赞颂其禅悟之高深。首二句点出主题。禅宗不立文字,此诗却以“无辙迹”为禅僧画像题赞,意谓禅师开悟后,言语行为均不留下任何痕迹,故称“无辙迹”。又用“赞之绝涯岸”来形容这种悟境的高深,说明禅宗教义深邃广大,非寻常人能解。

三四句承上启下,写禅师开示时的言论如话家常,却又像字句分明的文字。五六句写禅师说法时的情景,说其话语如同大雁飞行于天水之间一样,不可捉摸。最后两句写观画者所见,认为禅师只留下了十分之一的真实,其余九成都是虚幻的。

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很有特色。诗人没有着意描绘禅师的肖像,而是通过禅师的言行来展现他的禅悟境界。这种手法叫做“不着一字”,即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面貌来表现其思想品格或情感状态。这种表现方式使诗中人物形象更具有个性,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弦,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