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正觉
【注释】 出脱:摆脱。 草不萌,藏香象:指画工的笔法高超,能将画中草木描绘得栩栩如生。萌,萌芽。藏,隐藏。 匣无缝,吼青蛇:指画工的笔法高超,能把画中的物体描绘得生动逼真。匣,盒子。无缝,无缝隙。吼,呼啸。青蛇,这里指画中的蛇。 暖律发千华:指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盎然。暖律,温暖的气候。发,焕发。 平江:地名,今属浙江。见笑:引为笑谈。 【赏析】 《禅人写真求赞》是一首题画诗
这首诗出自《颂古二首》,作者为苏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只者赤肉一块,说甚清奇古怪: - “只者”指的是“这”,指代前文提到的“赤肉”。在这里,“赤肉一块”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物体或对象。 - “说甚清奇古怪”表达了对这个物体或对象的赞美,认为它既奇特又美丽,值得赞叹。这里的“清奇古怪”是对“赤肉”的一种形容,可能是指它的外观、质地或其他特点。 2. 平生懒似牛头
【注释】 云树:山云和树木。沧溟:大海,指代水天一色。林薄:树林。藻:大鱼,这里指深潭。字:通“绮”,文彩、花纹。 【译文】 山中云雾弥漫、树木苍翠茂盛,岩石凿出,泉水清冽。我拄着拐杖坐在山石上,此时心境自然空阔。秋天的月亮映照着无边无际的水天,春风拂过稀疏的树林。游动的鱼儿在清澈的溪流里畅游,飞起的雁儿消失在烟云之中。 【赏析】 此诗作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
【注释】 鼻孔:指人的鼻子。修:长,直。眉毛低垂:形容神态闲静。 闲来一默:闲来无事之时。 净扫馀思:使心中的杂念完全消失。 霁色:雨后的晴朗天气。 著(zhuó):着。游丝:飘飞的柳絮。 捏聚兮只个些儿:捏成一团,只是这些罢了。 【译文】 鼻梁高而直,眉毛低垂。 悠闲时默默无言,把心中的杂念全都消除。 秋水连天映照着晴日的光辉,春风轻拂着树枝显露着游丝,一切都被捏成一团,只有这些而已。
注释:胡床是古代的一种轻便坐具,小小的身。握着麈尾默默而神,唤醒了旷远的梦。沥乾了沧海之津,雨后天晴后摩挲尘埃。风月重轮,风月在群机中流转。众机活活物中眼,一点英英华上春。 赏析:这首诗以写景起句,首联描写了诗人坐在胡床上,手把麈尾,默默沉思的场景。颔联“唤醒”与“沥乾”,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觉醒和超脱。颈联“霁空摩尘,风月重轮”,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末联“风月重轮,风月..
说时不借口,用处不依身。 天寒绝飞鸟,潭净无游鳞。 点活眼,著精神,野草闲华自在春。 注释: 说时不借口,用处不依身。——指画中的禅人像,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安放,而是要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其作用。 天寒绝飞鸟,潭净无游鳞。——在寒冷的天气里,鸟儿都飞走了,潭水中也看不到鱼儿的身影。这描绘了一幅寂静、清冷的画面,强调了禅人像的静谧之美。 点活眼,著精神,野草闲华自在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以及赏析: 1. 眉低不愁,眼深非恶:这两句诗描绘的是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对人的内心状态的描绘。"眉低不愁"意味着眉头微微低垂,表现出一种平静或淡然的态度;"眼深非恶"则表达了深邃的眼神,暗示着内心的深沉和复杂。 2. 鼻孔累垂,口唇龌龊:这两句诗通过形容人的五官来表达其性格特征。"鼻孔累垂"形容鼻子上的毛孔较多
注释:雨后云散,山寒水清。心目自然明亮,言象都归于沉寂。智慧通达于十方世界,神思游遨于三界之外。虚空中东西壁垣分明可见,明月随行于南北舟船之上。 赏析:这是一首禅诗,表达了禅宗的“见性成佛”的修行理念。全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首句“雨霁云收”,描绘了一幅雨后天晴、云彩消散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这里的“霁”字既指雨停,也暗示着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二句“山寒水秋”
【注释】禅人:禅宗僧人。求赞:请人写诗作画,题上自己的名字。一色功回:一色,即一花,一木;功回,功行圆满。雷云冻开:雷云,即雷雨前的乌云;冻开,指雷电劈开云层。万机俱罢(wàn jī jù bà):各种杂务都停止了。风月转夜:风和月亮都在夜晚中转。空空谷有神:空空谷,指佛门中的清虚之地,如空无一物。欣欣木有春:欣欣,草木茂盛的样子。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分身:佛家语,意为“现身”。
【注释】 目眴眉扬:眼睛闪烁不定,眉毛扬动。 守鲁祖之简默:守住孔子的朴素恬淡。 得南泉之平常:得到南方禅师的平和宁静。 明心秋月:明亮的心境就像秋天的明月。 活物春阳: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活泼生动。 铸机器也模范大小,据丛林也规矩圆方:制造工具也要有模子的大小方圆,居住丛林也要有规矩方圆。 【赏析】 此诗写禅人之悟性,首句点题,次句写其笑,三句写其静,四句写其悟,五句写其心如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