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正觉
【注释】: 闲兮无寄,用也不痕。 ——意思是说“我”不追求名利,也不需要别人的施舍。 月虽能现影,云自不生根。 ——意思是说月亮虽然有影子,但是影子不是从云层里长出来的。 活卓卓诸尘莫混,明历历旷劫长存。 ——意思是说只有真正超脱尘世的人才能不被世俗所困扰。 相随闹市堆中去,普光三昧发门门。 ——意思是说只有真正的修行者才能在热闹的人群中保持自己的清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语诗
圆颅方衣,静枢活机。 圆头、方形的衣服,静默而灵活地运转着生机。 天空云淡淡,潭净月依依。 天空的云彩淡薄,潭水清澈,月光在水面上轻轻摇曳。 十分化事成华木,默默冰壶春信归。 一切事情都化成了美丽的树木,春天的消息悄悄地归来。 注释: 圆颅:圆形的脑袋,这里指人的头部形态。方衣:方形的衣服,通常指的是道士或僧人的装束。静枢活机:形容事物运转灵活。天上的云彩淡淡的,如同潭水清澈。月影在水面上摇曳
觉之微妙,未痕朕兆。 彻造化之源,据生杀之要。 至虚而独存,当明而隐照。 筑筑磕磕兮鼻孔累垂,哆哆和和兮舌头狤獠。 注释: - 觉之微妙,未痕朕兆:觉是佛教术语,指的是觉悟、明了。微妙是指非常精妙、难以捉摸。痕朕兆则指没有留下痕迹或迹象。整句诗表达了对佛性或真理的领悟是极其微妙、深不可测的,以至于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 彻造化之源,据生杀之要:彻是通晓、透彻的意思
这首诗是一首写意诗,通过描绘禅人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禅人高超技艺的赞美。 第一句“天童比丘,还相识不?”意为:这位天童比丘,你是否还认识我?这里的“天童”指禅宗僧人,而“比丘”则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者称号。这句话可能是在问禅人是否还记得诗人自己。 第二句“白发寒岩雪,青瞳古涧秋。”意为:我的白发如同寒岩上的雪一样白,我的眼睛像古涧中的秋天一样明亮。这两句诗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形象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然后翻译这些诗句,最后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诗句: 1. 眼空毛芥不立,心空海岳可容。 2. 便与打成一片,尚犹笑道疏踪。 3. 虚空那挂剑,死水不藏龙。 4. 转色转功家法子,芦华明月后相逢。 译文: 1. 眼睛清澈如同天空,心中无所牵挂如同大海。 2. 即使如此,我依然觉得有疏漏之处。 3. 虚空中不能悬挂剑,死水中不隐藏龙。 4. 转瞬之间,技艺高超
【注释】头雪老㬠,面肉肥些。㬠,指脸的下部。 骨寒穷鬼子,情淡道人家。鬼子,即“鬼头”,指佛像。 谤佛谤祖,撒土撒沙。 明月犀玩兮晕通其角,迅雷象惊兮文理其牙,未把家风兮草草传耶。犀玩,以犀牛角作的玩具。犀牛之鼻形似犀牛,故称。晕,指颜色鲜明而浓重的样子。文理,纹理。 赏析: 这首《禅人写真求赞》是元代诗人赵孟頫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看破与超脱。
【注释】 眉棱棱,眼睛炯炯有神。 自爱情闲,人们嫌我面容冷峻。 片云出岫之心,孤月濯潭之影。 绝怜百亿分身,恰满三千化境。 【赏析】 这首五言诗是唐代诗人贯休所创作的咏物诗。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其“真”的特点,后两句赞其“真”之美。首句“眉棱棱”,形容眉毛如刀刻般锋利;“眼烱烱”,形容眼神如火炬般明亮。次句“自爱情闲,人嫌面冷”则表现了其人的性格特点:既喜欢清闲,又嫌别人冷漠
注释: 1. 器宇:指人的气度和仪表。潭潭:形容人的态度严肃庄重。 2. 云梦之气:比喻胸怀广大,能包容万物,如云梦般宽广。吞八九:形容气势浩大,能吞没八九成的东西。 3. 嵩少之道:指嵩山、少室山的山水之美,象征道德修养。落二三:形容德行虽高,但不如一二成全,谦虚之意。 4. 守一爻:指守住正道或原则,不偏离。生成之机纽:比喻事物发展的契机或关键。秉诸祖:指秉承祖先的教诲或智慧。烹锻之锤钳
【注释】: 禅人:僧人。写真:绘画肖像。其:诗中指《画论》。五十三:指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绝句《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中有“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的句子。仙槎:《列子·周穆王》中说,有一只木筏子名叫“槎”可以乘风而行,此指神游太空。修:雕刻,修治。月毂:车轮,比喻月亮。真:真实,指佛性。法:《楞严经》云:“佛法无多,不离自性。” 【赏析】:《画论》是唐代诗人杜甫为友人曹霸所作的一首题画诗
【注释】 出脱:摆脱。 草不萌,藏香象:指画工的笔法高超,能将画中草木描绘得栩栩如生。萌,萌芽。藏,隐藏。 匣无缝,吼青蛇:指画工的笔法高超,能把画中的物体描绘得生动逼真。匣,盒子。无缝,无缝隙。吼,呼啸。青蛇,这里指画中的蛇。 暖律发千华:指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盎然。暖律,温暖的气候。发,焕发。 平江:地名,今属浙江。见笑:引为笑谈。 【赏析】 《禅人写真求赞》是一首题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