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正觉
【诗句释义】: “天盖地载,成团成块。”这是形容天地的广大无边无际。 “周法界而无边,折邻虚而无内。”这是说周遍了整个法界而没有边界,也没有任何内在的实质。这里的“周法界”和“折邻虚”都暗指佛教中的“空”的观念,即万物都是空的,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 “及尽玄微,谁分向背。”这是说到了佛教中的最高深奥之处(玄微),那么一切的好坏、善恶之分就变得不再重要了。这里的“向背”指的是好与不好,善与不善。
【诗句释义】 作贼心,过人胆,历历纵横对机感。 指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胆量极大,行为嚣张,与对手较量时毫不畏惧。 保福云门也垂鼻欺唇,翠岩长庆也脩眉映眼。 指一些以保全家族、名声而不惜损害他人的人,他们总是低着头,不敢正视别人的眼睛。 杜禅和,有何限,刚道意句一齐刬。 指有些人自以为聪明,实际上却非常愚蠢,他们说话做事都没有根据,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埋没自己也饮气吞声,带累先宗也面墙檐版。
【注释】:颂古一百则其七十二:“冻眠雪屋岁催颓,窈窕萝门夜不开。寒槁园林看变态,春风吹起律筒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咏叹冬日园林的景象之作。首句“冻眠雪屋岁摧颓”,描绘出一幅寒冬腊月里,积雪覆盖着房屋的景象,岁月无情,使得房屋也显得有些破败。次句“窈窕萝门夜不开”,通过写夜晚的萝门紧闭,表达了诗人对冬天寒冷天气的感受。第三句“寒槁园林看变态”,描述了在严冬时节,园林内的草木枯萎凋零
【注释】 颂古:赞美古代的事物。一百则:指唐人李肇《国史补》中记载的“唐有诗一百首,号为风骚,皆列于开元、天宝间诗人之篇什。” 阿家:指邻舍。新妇:新婚女子,此处借指新娘。驴:这里指的是轿子,古代用驴拉的轿子称为“轿”。体段:体态。自然:自然地。堪笑:可笑。效颦:模仿别人皱眉蹙额的样子。邻舍女:邻居家的女子。添丑:增加丑陋,使不成妍(yán,美丽)。 【赏析】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规圆矩方,用行舍藏。 钝置栖芦之鸟,进退触藩之羊。 吃人家饭,卧自家床。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玉线相投透针鼻,锦丝不断吐梭肠。 石女机停兮夜色向午,木人路转兮月影移央。 注释与赏析: - “规圆矩方,用行舍藏。” 这句话的意思是规和矩是用来测量方圆的工具,而人们使用它们来行走或隐藏自己。这里的规和矩代表的是标准或规范,而行和藏则是人的活动或选择。 - “钝置栖芦之鸟
这首诗的原文是: 颂古一百则 其六十八 拂牛剑气洗兵威,定乱归功更是谁。 一旦氛埃清四海,垂衣皇化自无为。 逐句解释如下: 拂牛剑气洗兵威,定乱归功更是谁。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可以清洗军队的威势,平定叛乱,这种力量是谁也无法预测或控制的。在这里,“拂牛剑气”可能象征着强大的力量或权威,它能够清除一切障碍和困难,使一切变得井然有序。而“定乱归功更是谁”则表达了一种疑问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首先来看第一句:“芥城劫石妙穷初”。这里的“芥城”是指芥子山,位于中国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境内。在中国古代,芥子山上有一座名为“芥子寺”的古庙,相传是唐代大文豪白居易所建。这里的“劫石”指的是被雷电击中而形成的石头,它们的形状奇特,仿佛是经过千年修炼才得来的宝物。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芥子山上的奇石之美,已经到了极致的境地。 第二句:“活眼环中照廓虚”
释义: 离念见到佛陀,破尘而出经文。现成家法,谁立门庭。月随舟行江练净,春随草上烧痕青。是拨还是不拨?听丁宁,三径已荒芜就归去,旧时松菊尚芳香。 注释: - 颂古一百则:这是《全唐诗》中的一种体裁,作者通过赞美古人的事迹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 其六十四:这是诗的第64首,也是整首诗的最后一句。 - 离念见佛,破尘出经:指通过修行达到了心灵的平静和解脱,能够看到佛陀的教诲,破除尘世的纷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颂古》组诗中的第五十九首。全诗如下: 三老暗转舵,孤舟夜回头。 芦花两岸雪,烟水一江秋。 注释: 1. 三老:指船上的三个老者,即船夫或船员。暗转舵:暗示他们在夜间悄悄地转动舵轮。 2. 孤舟:指独自行驶的小船。夜回头:指夜晚行驶的船在转向时的情景。 3. 芦花:一种生长在水边或河滩上的植物,其花穗如芦花般细长而密集。两岸:指两岸的景色。雪:形容两岸的芦苇被积雪覆盖
【注释】 第二头:指《庄子》的“庄周梦蝶”故事。分悟破迷,快须攃手舍筌蹄。快须:要迅速。攃(jiào)手:用爪子抓物,比喻动手。舍筌蹄:放下捕鱼的工具和蹄子。比喻超脱尘俗的束缚。 功兮未尽成骈拇:功(gōng)啊你还没有完成成为一只脚上的两只大拇指那样的事。骈拇:并生在一起,这里指多出一双脚来。 智也难知觉噬脐:智(zhì)啊你也难以知道吃得太饱肚子痛是应该吃还是不该吃,就像咬到自己的肚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