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暗转舵,孤舟夜回头。
芦花两岸雪,烟水一江秋。
风力扶帆行不棹,笛声唤月下沧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颂古》组诗中的第五十九首。全诗如下:
三老暗转舵,孤舟夜回头。
芦花两岸雪,烟水一江秋。
注释:
- 三老:指船上的三个老者,即船夫或船员。暗转舵:暗示他们在夜间悄悄地转动舵轮。
- 孤舟:指独自行驶的小船。夜回头:指夜晚行驶的船在转向时的情景。
- 芦花:一种生长在水边或河滩上的植物,其花穗如芦花般细长而密集。两岸:指两岸的景色。雪:形容两岸的芦苇被积雪覆盖,呈现出银白的世界。
- 烟水:指水面上弥漫着轻烟,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一江秋:形容整个江面都被秋天的景色所笼罩,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风力扶帆行不棹(zhào):意思是说,尽管有风吹帆前行,但船夫却故意不去摇动船桨。这可能是因为船已经行驶得很快,或者是出于某种原因不想打扰周围的景色。
- 笛声唤月下沧洲:意思是说,当船夫吹起笛子,声音传到了月光洒满的小岛上,仿佛召唤着月亮下来陪伴他。这可能是因为岛上有人在等待着船的到来,或者是因为那里的景色很美,吸引了船夫的注意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上夜景图。诗中通过“三老暗转舵”、“孤舟夜回头”、“芦花两岸雪”等诗句,生动地刻画了江上的景象和船夫们的动作,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同时,诗中的“风力扶帆行不棹”,“笛声唤月下沧洲”等句子,又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如“扶帆”、“唤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感慨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