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
【注释】 梁祖:指梁武帝萧衍,南朝梁的开国皇帝。 缁(zī)衣:僧衣。 白衣:指僧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梁武帝萧衍的颂扬之辞。前两句写自己长期侍奉梁武帝,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回到故乡,而家乡的山水景色仍如在眼前;后两句写在梦中见到梁武帝,梦见他身着僧衣,手持袈裟,送别自己时,情景十分凄切。全诗以梦起,以梦结,用笔极为曲折,而意极婉转,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译文】 瓶中一枝花,天上一轮月。 花落月归天,风吹满地雪。 【注释】 风(fēng):名词,指风。 花(huā):名词,指花朵。 瓶(píng):名词,指花瓶。 瓶中:名词作状语,指在花瓶中。 一枝花:数量词+名词,数量+名量,指一枝花。 天上:名词作状语,指在天空中。 一轮月:数量词+名词,数量+名量,指一轮月亮。 天上一轮月:数量词+名词+状语,数量+名量+状语,指一轮月亮在天空中。
【注释】 惘惘:怅惘。前岐:前面岔路。辨州城:今广东省廉江县东的旧称。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琼州学使时,李方水还临高学署,作者送行之作。“停车惘惘不胜情,斟酌前岐旧路程。”这两句写诗人在送别的现场。停也停不开,走也走不动,因为心中充满了依依惜别的感情。“斟酌”即反复思量之意。前歧、旧程:指李方水此次回临高学署的道路。这两句的意思是:面对岔路,我反复思量,不知该往哪儿走好。 “古道至今成鉴辙
【注释】海南海北总春风:指海南、广东一带,到处是温暖的春风。 处处行吟似粤中:处处都是吟咏之声,如同在广州一样。 想到官衙梅雨候:想到官府衙署里,等待梅雨时节的到来。 槟榔红遍荔枝红:槟榔树的果实已经成熟,而荔枝树的果实也红透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海南、广东一带的美好春光和丰富的物产。首句“海南海北总春风”,点明作者身处海南、广东一带,这里到处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接下来
【注解】 ①老钓翁:指韦应物。韦应物,字仲将,京兆人(今陕西长安县),唐代著名诗人,有《韦江州集》。②怡堂:指韦应物的居室。③当初:指韦应物的晚年时与李白的相识。④合:应该。⑤至:到达。⑥穷:尽。⑦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游韦曲(在长安城西北)时所作。诗以“挽”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写诗人与友人在渭水之滨相遇的情景;第二句说两人一见如故,相视而笑
【注释】 题:写诗。华封:指传说中的黄帝的秘书。《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曾将战利品封藏于华山之阴。 洞壁间:华山上的洞穴壁上。 著语:留下文字。 空王手:佛经中说,如来佛祖曾用右手托起大地,左手托起天空。 没字碑:刻有文字而没有刻字的石碑。 赏析: 《题华封洞壁间》,是一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留名后世、传颂千古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注释】 为嫌:嫌,讨厌。 门里出门难:门里出不去,出门更难。 结束腰包过别山:把腰包束紧,走出家门。 两片板扉:指门扇。 当知:应知道。 更有一重关:有比出门更难的障碍。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从家门出发,去到外面闯世界的艰难过程。诗的前四句写她不愿走,但又不得不走的复杂心情。“嫌”、“难”二字,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后两句写她出门时,把腰包束紧,准备迎接外面的艰难生活。然而
【注释】 李方水,作者的朋友。临高,今海南岛临高县。学署,官署名,明清时设在州、郡,掌教育事。 三年一别一番新:离别了三年,又是一次分别,自然感到格外地新鲜。 几度相逢笑有因:几年里我们多次见面,总是在欢笑中相见。因为彼此都还年轻,所以相聚的机会很多。“笑”字在这里是虚词,表示说话者对这种频繁的交往感到满意。 僧未参方官未擢:僧人还没有出家修行,官职也没有得到提拔。 闭门人亦出门人:我闭门不出
邓子东山得名画半帧乃昔时好手绘未成幅者索予题破口占三绝书以还之 山有云霞水有澜,虚空却被画师瞒。 何似东山真面目,和盘托出与人看。 注释: 1. 邓子:指诗人的朋友,姓邓,名字不详。 2. 东山:指作者自己的家乡或故乡,位于东边的山上。 3. 名画:指作者所见到的山水画。 4. 半帧:一半的画卷。 5. 昔时:过去的时期,这里指过去的作品。 6. 手绘:指作者自己动手绘画。 7. 破口:打破口子
【注释】 1. 侍儿:侍女;2. 佛祖(梵文音译为佛陀,即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3. 窠(kē):鸟巢。4. 奈何:无计可施。5. 行实地:脚踏实地做事。6. 穷:尽。7. 也:任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侍儿的深情厚意和对她的殷切期望。诗人通过送别侍儿出关的情景,寄托了自己对侍儿的思念之情。 “出门踏破古人窠,佛祖当前不奈何”。诗人用“踏破古人窠”来形容侍儿离开家门时的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