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曙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及其相关注释: 1. 诗句释义:《閟宫凌紫微》中,“閟宫”指庄严的宫殿,而“凌紫微”则形容其高耸入云。这里的“启母”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禹的妻子,启的母亲。“芳草闭闲扉”描绘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荒凉的景象,花草茂盛但无人往来。 2. 译文:在庄严的宫殿中,我看到了昔日帝子的身影,他如今何在?王孙也未曾归来,只是春风吹过,玉佩发出声响;暮雨洒落,灵衣被拂动
缑山庙 注释: - 缑山:指代传说中的缑氏山,为神仙居住之地。 - 遗庙宿阴阴:形容寺庙在夜晚显得格外幽静、神秘。 - 孤峰映绿林:描述山峰与树木相映成趣的景象。 - 步随仙路远:形容行走在仙境般的道路上,感受着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 意入道门深:表示内心对修道之路的向往和追求。 - 涧水流年月:比喻时光流转不息,仿佛水从山涧中流淌。 - 山云变古今:形容山间的云雾变幻莫测
注释:对雨送郑陵,是说在下雨的时候送别郑陵;别愁复经雨,是因为离别的忧伤又经过雨水的冲刷;别泪还如霰,指离别时眼泪像雪珠一样纷纷落下。寄心海上云,是将思念寄托于天上飘浮的云彩上;千里常相见,表示虽然相隔千里,但永远都能相见。 赏析:这是一首写离情的诗作。诗人以风雨交加的景象,烘托出与友人告别时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别愁复经雨”一句,既写别愁之深长,又点明时值风雨交加之时,更显出离情的浓重
晓霁长风里 晓:天刚刚亮;霁:雨过天晴。 长风里:长风吹拂的田野上。 劳歌赴远期:在长风中唱歌去迎接远方的路程。 云轻归海疾,月满下山迟 云:飘浮的云朵。归海疾:云朵像飞驰的骏马一样快速地飘向大海。月满下山迟:月亮圆满时,山峦也显得缓慢下来。形容天色已晚。 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 旅:旅途。 望:眺望。因高尽:因高处而望尽。 乡心遇物悲:乡心(家乡的心情)与眼前所见景物相映生辉,更感悲伤。 赏析
注释:奉试明堂火珠 正位开:正位,指天宫。开,指出现。 重屋:高大的屋顶。 凌空出:从高空中飞出。 夜来双月满:夜晚时有两轮月亮。 曙后一星孤:清晨时分只有一颗星星。 天净光难灭:天空明亮,光芒无法被掩盖。 云生望欲无:云雾升起,视线变得模糊,几乎看不见了。 遥知太平代:远远知道天下将要太平。 国宝在名都:国宝在名都即国家的重要文物都在京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首联写天上的景象
诗句输出: 汉文皇帝有高台, 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 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 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 陶然共醉菊花杯。 译文输出: 汉文帝曾经建造了一座高台,今天在这里登高远眺,朝阳初升,景色壮丽。三晋的群山向北倾斜,二陵的风雨从东面吹来。谁能识别这关门令尹啊,他已经离去;谁能理解那河上的神仙啊,他不再返回。现在我想就近寻访那位彭泽县的县官
灵溪氛雾歇,皎镜清心颜。 空色不映水,秋声多在山。 世人久疏旷,万物皆自闲。 白鹭寒更浴,孤云晴未还。 昔时让王者,此地闭玄关。 无以蹑高步,凄凉岑壑间
寥寥远天净,溪路何空蒙。 斜光照疏雨,秋气生白虹。 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 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
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 客处不堪别,异乡应共愁。 我生早孤贱,沦落居此州。 风土至今忆,山河皆昔游。 一从文章事,两京春复秋。 君去问相识,几人今白头
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 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 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 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户。 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 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 晓霁南轩开,秋华净天宇。 愿言出世尘,谢尔申及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