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
【注释】 红川:地名,在今四川广元市境内。紫塞:边关;这里指蜀地。红川接上京,昼闲雉尾暑风轻:上京,即长安,唐代京城长安城。红川位于长安城东面。雉尾,指孔雀尾羽。暑风,炎热的风。 茅茨不改阶三尺,台殿何须筑九成:茅茨,指茅草屋顶。台阶三尺,是说台阶不高,不需要用九层的高台来建造。 谷鸟群飞林欲暮,边花齐发雨新晴:谷鸟,指山中鸟类。群飞,成群地飞。林欲暮,树林快要日落时。齐发,同发。边花
【诗句释义】 夏日奉太皇太后避暑兴安:夏天,我侍奉太皇太后在兴安避暑。 玉辇亲扶出凤城:用华丽的车子亲自搀扶着太后走出凤城,凤城是京城名,这里指皇宫。 青霄遥指五云生:远远的看到天空中有五颜六色的彩云缭绕。 鸣銮日映中天永:鸣响的鸾铃声在太阳下映照,时间长久。 避暑风来北塞清:为了躲避暑热,从北方边塞带来了一阵凉爽的风吹来。 万里山河通远徼:千里之外的山河与边疆相连。 九边形胜抱神京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前六句写登楼观海所见,最后两句抒发议论。 “危楼千尺压洪荒”,危楼指高高的楼,千尺是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压着洪荒时代;“骋目”指放眼远望;“云霞”指天空中飘动的云和彩霞;“渺茫”指模糊不清的样子。 “吞吐百川归领袖,往来万国奉梯航”,吞吐百川指大海能容纳百川,比喻海广大无边,有包容万物的气概;领袖,比喻海在天地间像领导一切的君主一样。万国,指很多国家。梯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巡幸辽阳》中的前四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肃将轩驾向辽阳,暖日晴薰百草芳。 - “肃将轩驾向辽阳”:肃,即李白自号;轩驾,指车驾。这里指皇帝的车驾即将前往辽阳。 - “暖日晴薰百草芳”:暖日晴风,百草皆香。描绘了辽阳地区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象。 2. 照野山川皆动色,掀天旌旆自生光。 - “照野山川皆动色”:阳光照耀在田野山岭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了解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分别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标题“大阅”,点出此诗是咏赞皇帝大阅的盛事,是一首咏史之作。《隋书·礼仪志三》记载:每年二月,皇帝亲率文武百官到南郊举行“大傩”之礼,以示镇抚。唐时,皇帝在冬至日祭天,夏至日祭地,立春后一日祭日,季冬后三日祭月,称为大傩祭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盛京旧宫》。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双悬凤阙隐金铺,想见龙飞握瑞符。 注释:凤凰楼双高耸,隐藏在华丽的金饰装饰下,仿佛看到皇帝正在飞翔,握着吉祥的符节。 殿列丹霄崇大政,宫开紫极接神区。 注释:宫殿高耸入云霄,代表着崇高的政务,宫殿的门打开,与神圣的地方相连。 君臣际会风云日,版籍留存山海图。 注释:君臣之间和谐相处,就像风云变幻的天气一样
【注释】 岩岩:高峻的样子。岱岳:泰山别称。无极:极高,无边无际。 攀陟:攀登。最上头:指天台山绝顶。 转:通“旋”,回旋。青霭合:云雾缭绕。 巀嵲:高耸的样子。振衣:抖开衣服。巀嵲凌千仞(lián jìn):形容山峰高大,直插云霄。 骋目:纵目远眺。苍茫:迷茫、广阔。辨九州:指分辨各地的州郡。 崇实政:提倡实际政治。 金泥玉检:指皇帝所赐封的诏书和玉简。金泥,用黄蜡调成金色的泥;玉简
回銮抵古北口 黄谷清河古戍间,銮车此日省方还。 长林曲抱千溪水,小径斜通万仞山。 地扼襟喉趋朔漠,天留锁钥枕雄关。 时平不用夸形胜,云物秋澄斥候闲。 注释: 1. 黄谷清河:指黄河与清河之间的地方。 2. 古戍:古老的城堡。 3. 銮车:皇帝的车驾。 4. 此日:这一天。 5. 小径:狭窄的小路。 6. 时平:指国家安定和平。 7. 朔漠:北方沙漠地带。 8. 云物:天气变化。 9. 斥候
冬日重登清凉山 紫府名山忆旧踪,招提驻䍐认云松。 阴崖尚有春时雪,落日仍听下界钟。 塞远浑河寒更白,林疏恒岳翠逾重。 祝饐交叶人天庆,银榜新题遍五峰。 注释: 1. 紫府名山忆旧踪:紫府指的是道教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名山则是指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紫府名山的游历记忆,仿佛那些美好的时光仍然在眼前。 2. 招提驻䍐认云松:招提指的是佛教寺院,䍐是古代的一种树,这里指代松树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及赏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读懂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解进行理解分析。此诗为登科后作,诗人在中秋佳节闻海上捷音,感慨万千。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答案】 (1)万里扶桑早挂弓:传说古代有扶桑国,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故称太阳为“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