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
【解析】 “巡省江浙见闾阎有起色”一句中,“闾阎”即里巷门闾。这句的意思是说巡查到浙江、江苏一带看到百姓生活有了转机。“示诸臣省刑爱民”一句中,“示”是给的意思,这里指皇帝对臣下的指示。意思是皇帝向臣下指示要减轻刑罚爱护百姓。“白舫兰桡问市廛”一句中,“舫”是指船。“和气成春”“清风布物”两句,都是说春天的气息与和煦的风气,使百姓感到温暖。“齐民但示蒲鞭辱”中的“蒲鞭”是指鞭子,用来惩罚百姓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过云栖憩竹林下令人斸笋斸兰”,诗人在云栖寺歇息下来,在竹林中寻找着笋和兰花。这两句诗是说诗人来到了云栖寺,在竹林中休息下来。 “寻春二月幸云栖,满目天光入品题”,在春天二月的时候,幸运地来到云栖寺,看到天空中的美景,都入了诗人的眼中。这句诗的意思是:春天二月的时候
【赏析】 登金山望长江 烟云清处晓霞飞,万里滔滔映紫微。 灵液渺茫浮淑气,孤峰峍崒照晴晖。 花翻浪涌疑天色,风动帆张共德威。 昼夜如斯莫间歇,体乾勉已识璿玑。 注释: 1. 烟云清处:指山色清澈、云雾缭绕的地方。 2. 万里滔滔:形容江水浩渺无际。 3. 映紫微:指江水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紫色光芒。 4. 灵液渺茫:形容山中的灵气与水流融为一体。 5. 淑气:指山间的清新空气。 6.
【译文】 长久以来,治理淮河黄河流域,多次经历风尘之苦,才找到了治理的办法。 淮河九曲是天下闻名的险要,黄河四次泛滥对人民造成了巨大伤害。 疏导河道必须勤恳谨慎,分治河流才能不致造成荒废。 虽然奏报朝廷得到宽免,但前人治理河流的经验值得后人继承,为百姓造福。 【注释】 览:看。淮黄:指淮河和黄河。成:成就。 久矣:很久了。理:治理。 几度:几次。风尘:比喻战乱。授:给予。治方:制定治理方案。
注释: 癸未春二月二十日从杭州回到苏州,是夜下雨,二十一日我想北上,地方大小官员百姓留住二十二日雨很大,不能起行,二十三日雨晴又想留下。所以写诗表达这种心情。 踌躇星夜两河工,又至吴乡泊趠风。 春雨姑苏留豹尾,黎情江浙恋青骢。 翠华景从无云盖,遍覆时巡有折衷。 不意龙蟠虎踞胜,岂因景物杂谦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返回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江南水乡的留恋和对北方的思念之情。首联“踌躇星夜两河工
《山庄夜雨听滦河溜声》临流震耳似惊潮,滚滚泠泠眺绮寮。 夜色初分秋景霁,风声已送积霖飘。 皆因百壑归来远,非是孤川自去饶。 何比长江无弃物,小河水涸岂容桡。 【注释】 ①山庄:泛指山林水边之地的别墅或山居。 ②滦河:即滦河,今属河北省。 ③震耳:形容声音很大。 ④潋滟:波光闪耀。 ⑤绮寮:华丽的住所。 ⑥霁:天气放晴。 ⑦孤川自去饶:意思是说孤舟自去,不会受到阻碍。 ⑧何比:什么相比。 ⑨长江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自然和人生哲理的诗作,以下是逐句释义: 布教 —— 指进行教化、传道。 教皇风性理寻 —— 寻找真理,以教化人。 右文惠化无私临 —— 用公正无私的态度进行教化。 清闲静省危微志 —— 在安静中反省,对微妙的道理有深刻理解。 宴坐动观人道心 —— 在安静中观照人的行为和思想。 天地浑元肃气象 —— 宇宙天地浑然一体,有着严肃而和谐的气象。 乾坤阖辟识书林 —— 天地之间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明确所给诗句的作者、出处及本句的意象,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情感,同时要注意分析诗中运用的手法,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赋得光风遍寰宇”:这一句写春风吹拂大地,普照万物的景象。“寰宇”,宇宙天地;“光风”,指和煦的春风。 【答案】 译文:春天的气息先到人间,美景也格外地绚丽多彩
绿槐影荫碧纱厨,茂树纷纷叶渐殊。 绵雨新霖消九夏,薰风初热未三驱。 末垂蝉咽浓阴下,脩景云开炎暑无。 长日山中吟咏毕,气清塞外鄙凉珠。 注释: 1. 绿槐影荫碧纱厨:绿槐树的影子映在碧色的纱帐上。 2. 茂树纷纷叶渐殊:茂盛的树木纷纷落下,树叶逐渐变黄。 3. 绵雨新霖消九夏:连绵的春雨刚刚停歇,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 4. 薰风初热未三驱:初秋的熏风吹拂着大地,但热度尚未完全消退。 5.
麦秋盈野志喜 去冬盈尺雪占年,今夏翛翛麦陇全。 万亩皆齐诞降谷,千家秀实已登阡。 先忧旸雨惟民疾,后乐时丰纪玉笺。 志喜雕虫晚学愧,薰风南至影花砖。 注释: 1. 去冬:去年冬天。盈尺:积雪深厚。占年:预示新的一年。 2. 今夏:今年夏天。翛翛:形容风声。麦陇:麦地。 3. 万亩:指大量的田地。皆齐:都整齐。诞降:丰收。 4. 千家:许多户人家。秀实:成熟的谷物。已登阡:都已送到田头。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