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气先春丽景殊,光风遍拂到寰区。
新年二日逢斋戒,去腊三朝读典谟。
立志铭心闽洛理,虚怀注念鬼神孚。
岂知人意皆从善,爱此元元是巩图。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明确所给诗句的作者、出处及本句的意象,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情感,同时要注意分析诗中运用的手法,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赋得光风遍寰宇”:这一句写春风吹拂大地,普照万物的景象。“寰宇”,宇宙天地;“光风”,指和煦的春风。

【答案】

译文:春天的气息先到人间,美景也格外地绚丽多彩,和煦的春风到处吹拂着大地。新年二日逢斋戒,去年年底三朝读典谟。立志铭心闽洛理,虚怀注念鬼神孚。岂知人意皆从善,爱此元元是巩图。赏析:“赋得光风遍寰宇”:这一句是全篇的总领,点明题旨。“光风”指和煦的春风,“遍寰宇”即普天之下,写出了春风无处不在的特点。“佳气先春丽景殊”“新年二日逢斋戒”“去腊三朝读典谟”“立志铭心闽洛理”四句,都是描写诗人在新春佳节时的活动。前两句是说,春天的气息先到人间,美景也格外地绚丽多彩,和煦的春风到处吹拂着大地。后两句是说,新年二日逢斋戒,去年年底三朝读典谟。“立志铭心”“虚怀注念”“爱此元元”几句,都是说,立志铭记于心,虚怀以待神灵之保佑。“立志铭心”与“立志铭心”不同,后者是“立定志愿,铭记不忘”,前者则是“立志”而“铭记”。

【点评】

这是一道古诗文默写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答题时,我们要注重记忆的名字要有所积累,还要注意其间的变化,让印象更深刻。此题既考查名句的默写,又考查理解,考生要注意在默写名句时不要出现错别字,并注意书写的规范性。

【答案】

译文:春天的气息先到人间,美景也格外地绚丽多彩,和煦的春风到处吹拂着大地。新年二日逢斋戒,去年年底三朝读典谟。立志铭心闽洛理,虚怀注念鬼神孚。岂知人意皆从善,爱此元元是巩图。

赏析:首联起兴,总括全文。开篇便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的气息先到人间,美景也格外地绚丽多彩,和煦的春风到处吹拂着大地。“光风遍拂”、“寰区”两个词,将春天的气息笼罩整个宇宙,渲染了浓厚的气氛。“芳菲尽”三字,点明了时节,同时也为下一句铺垫。

颔联写新年伊始,人们开始斋戒修身,学习经史典籍,以求得治国安民的道理。“去腊”、“三朝”都指的是过去的一年,“年”在这里代指时间。“读典谟”中的“谟”指的是《尚书》中的《洪范》篇,“典谟”就是《尚书》中的《尧典》《舜典》等篇章。“去腊三朝读典谟”意思是过去的一年中已经三次读了《尚书》中的《尧典》《舜典》等篇章,可见其勤学苦修的程度。

颈联写自己立志铭心,虚怀若谷,虔诚地祭祀神灵。“立志铭心”的意思是树立志向,铭记在心。“闽洛理”中的“闽”“洛”分别指南方的福建和北方的洛阳,这两个地方在当时是文化发达的地区。《论语·先进》:“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意思是说,能够严肃认真、诚恳待人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士。“虚怀注念”意思是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或劝告。“鬼神孚”中的“孚”通“服”,意思是听从、服从。“爱此元元”中的“元元”是指百姓。这句话的意思是爱惜百姓,使他们都能安居乐业。“巩图”中的“巩”通“固”,意思是巩固、维护、保护。这句话的意思是爱护百姓,使他们都能安居乐业,从而维护和保护他们的家园。

尾联写看到人们从善如流,爱护百姓,使天下太平,心中十分高兴。“岂知人意皆从善”中的“岂知”、“人意”都表示意外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想不到人们的意志都指向善良、公正的方向。“爱此元元是巩图”中的“爱此”、“元元”都表示爱护之意。这一句的意思是爱惜百姓,使他们都能安居乐业,从而维护和保护他们的家园,这就是国家的长治久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