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洁胧胧向晚明,鲜云细雨过帆轻。
上樽空设原非饮,梅赋无花句亦成。
媚景依然铺锦甸,晴光更与助桃笙。
隔溪酒市迎流近,转岸遥闻笑语声。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述了作者在船窗下对着明月小饮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皎洁胧胧向晚明,鲜云细雨过帆轻。
- “皎洁”和”胧胧”指的是明亮而清澈,形容月亮的光芒。”向晚”表示时间已经晚了。”明”在这里指的是月亮,”鲜云细雨”则形容天空中飘着细密的云朵,偶尔有细雨降临。”过帆轻”则描绘了船只经过时,帆篷随风轻轻摆动的景象。
- 上樽空设原非饮,梅赋无花句亦成。
- “上樽”指的是船上的酒杯,”空设”表示没有实际用来盛酒。”非饮”意味着虽然摆好了酒却没有人饮用之意。”梅赋无花句亦成”则是指即便没有梅花盛开的诗句,也可以写得很美很有意义。
- 媚景依然铺锦甸,晴光更与助桃笙。
- “媚景”指的是美丽的景色,”依然”表示仍然保持原来的样子。”铺锦甸”描绘了景色就像锦绣一样铺展开来,美丽极了。”晴光”指的是晴朗的阳光,”更与助桃笙”则是说阳光不仅照亮了大地,也像是在帮助吹奏的笛子(可能是一种乐器),增添了音乐般的美感。
- 隔溪酒市迎流近,转岸遥闻笑语声。
- “隔溪”指的是河流两边隔着一条小溪,”迎流近”表示水势浩荡地迎面而来,水流湍急。”转岸”则是指河水绕过岸边流淌。”遥闻笑语声”描绘了远远听到河岸上传来人们的笑声和交谈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人们在船上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愉悦感受。通过对月光、云雨、风帆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同时,诗中的比喻手法,如将月亮比作“皎洁胧胧”的明灯,将天空比作“鲜云细雨”,都使得诗歌的画面更加生动鲜明。此外,诗人还巧妙地利用了象征和隐喻,如将未饮酒的状态比喻为“上樽空设”,将梅花的无花之句比作“梅赋”,都增加了诗歌的内涵和深度。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美感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