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再进行赏析,注意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和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良夜观图史,浑忘刻漏深”,大意是:良夜里我仔细地观赏古代的典籍,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良夜”即美好的夜晚,“图史”指古籍、典籍。“浑忘刻漏深”,浑然不知时间已深夜了。“刻漏”指古时计时的铜壶滴漏,“深”指夜已深沉
塞外省览风俗 莫道岩关险,要荒总一家。 戍楼无鼓角,战垒是桑麻。 野静知民乐,时清见物华。 林中归径晚,旌旆满烟霞。 译文: 在塞外巡视时看到这里风景优美,不要小看这里的地理环境,因为这里是一片繁荣富饶的土地。 山海关虽然险峻但是并不危险,因为这里是一个安定的地方。 山上的烽火台没有战鼓和战号声,但这里却有战壕和战旗。 野外很安静,人们安居乐业,这真是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 这里的天气很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考查的是对诗句内容的理解,然后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理解诗句的内容是基础,答题时先指出诗句所写内容,然后解释词语的意思,最后再将诗句与译文进行一一对应,注意用词的准确、恰当。 “瀛台”,“瀛洲”,指传说中的仙岛;“岁序开炎节”,一年之始,寒暑交替之时,气候宜人。 “离宫绕翠微”,皇宫周围绿树环抱
【注释】: 胜地堪修禊,斯亭乃得名。 “胜地”是好的场所,“修禊”是一种古代风俗,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这里指作者的住所。 “斯亭”是指这座亭子。 颇饶松竹趣,无待管弦声。 “饶”有丰富的意思,“松竹”指松树和竹子,这里形容亭子的景致。 “管弦声”是古代乐器发出的音乐声,这里用来形容世俗的喧嚣。 一水涵天象,三阳畅物情。 “一水”指的是一条小溪或河流,“涵”是容纳的意思。
【注释】 回銮:皇帝回到京城。翮鬣口:山名,在今山西代县西北。秋雨初霁:秋天的雨刚刚停止。对月:对着月亮。纤月:明亮的月亮。辉辉:光辉闪闪。冰轮:指月亮。濯露:洗掉露水。桂影欲飘香:桂花的影子将要飘散出阵阵香气。乌鹊:喜鹊。频起:频频地飞动。关河色共凉:边关和黄河一带景色显得十分凉爽。旌门:即城门。吟眺远:眺望远方。 【译文】 回京城时经过山名“鳍鬣口”,天刚放晴,就对着月亮欣赏风景。 明月高悬
玉泉春晓 郊墅初晴后,芳春曙色旋。 孤鸾堆画障,细穴吐新泉。 浪静鲜鳞跃,风恬紫菂妍。 怡情看万象,浩浩思无边。 注释: 1. 郊墅:郊外的别墅。 2. 初晴后:刚刚晴朗之后。 3. 芳春曙色旋:春天的早晨,曙色渐渐旋转。 4. 孤鸾堆画障:孤独的鸾鸟在画障上堆积。 5. 细穴吐新泉:细小的孔穴中冒出新鲜的泉水。 6. 浪静鲜鳞跃:水面平静,鱼鳞跳跃。 7. 风恬紫菂妍:风和煦宁静
逐句释义 1. 景州观开福寺塔:这是描述一座位于景州观的开福寺内的塔。 2. 涌塔高凌汉:形容塔的高度如同山峰一样高耸入云。 3. 穹隆拱法筵:穹隆,指圆顶的形状;法筵,佛教中讲道论法的场所。这里形容塔顶如法会般的圆顶。 4. 虚铃含远籁:虚铃,指寺庙中的钟声,远籁,指远处的风声或自然之声。这句诗描绘了钟声与风声交织的和谐声音。 5. 密宇绕寒烟:密宇,密集的建筑;寒烟,冷雾
【注释】 1. 观苗:观照苗圃,比喻看事物。 2. 潭柘:指风景优美的山名、寺名。 3. 咏时景:描写自然景色。 4. 芳年:美好时光。 5. 迟日:太阳晚落。 6. 新花:新开的花。 7. 微雨:细密的小雨。 8. 衣裳:衣服。 9. 赏析:本诗描绘了春天山中景色之美和诗人游赏时的愉悦之情。首联写诗人在山中漫步,欣赏着美景;颔联写随着时间推移,春光明媚,大自然的变化令人赞叹不已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塞外留銮跸,长林帐殿幽。乍看南火历,已动北山秋。露冷轻葵箑,花寒御绮裘。重来欣胜赏,斯地即丹邱。 注释解释如下: 塞外留銮跸:在塞外的皇宫内留驻。 长林帐殿幽:长长的树林中帐篷显得幽静。 乍看南火历:刚刚看到南方的日出或日落的记录。 已动北山秋:已经感受到了北方的秋天的气息。 露冷轻葵箑:露水寒冷,轻轻拍打着葵扇。 花寒御绮裘:花朵因为寒冷而变白,穿着华丽的衣服抵御寒气。
趵突泉 十亩风潭曲,亭间驻羽旗。 鸣涛飘素练,迸水溅珠玑。 汲杓旋烹鼎,侵阶暗湿衣。 似从银汉落,喷作瀑泉飞。 注释: - 趵突泉: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趵突泉路的泉水,是中国四大名泉之一,因泉水涌出时声如趵突而得名。 - 十亩风潭曲:形容趵突泉周围的环境优美,如同十个亩地般宽广,潭水曲折蜿蜒。 - 亭间驻羽旗:形容亭台楼阁之间,鸟儿在飞翔,如同在空中停留,挥舞着白色的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