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麟
诗句原文: 淇园晕紫霞,恍作赤城色。 为问石家郎,珊瑚几千尺。 翻译: 在淇园中,紫色的霞光如同被云雾缠绕,让人联想到赤城的壮丽景色。我想问那位姓石的年轻人,那株珊瑚有多高?它有几许长度? 注释: 1. 淇园: 指的是位于中国河南省的一座名胜古迹,历史上有众多文人墨客曾游历此地并留下诗文。 2. 晕紫霞: 描述天空或物体因光线折射产生的颜色变化,这里形容天空中的紫霞色彩丰富且变幻无常。 3.
王恒叔山居杂咏十首其十龙藏 王恒叔(明代)前身阿难陀,种此青莲舌。何事五千函,虚谷尽贝叶。 注释与赏析 1. 关键词解释: - 阿难陀:佛教术语,指佛陀的前身之一。 - 青莲舌:莲花的舌部,常被比喻为纯净无瑕的象征。 - 五千函:此处可能指的是书籍或文献众多如五千余卷。 - 虚谷尽贝叶:意指书籍堆积如山,象征着学识渊博。 2. 诗中意象分析: - 诗人以“前身阿难陀”开篇
【注释】 飞楼:高楼。四松:指庐山的南面、西面、北面和东面。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这里指云雾缭绕。云汉:天河。广陵涛:即广陵潮,古代长江中下游一带因地势低平,易受东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大潮。天半:天空的一半。“飘萧起”:形容水波荡漾,像被风吹动一样。 【赏析】 此诗写庐山景色,以“松浔”(指庐山)为中心。前两句是说在庐山上,高入云表的楼宇飞阁直插到庐山顶上的四棵古松之间。后两句写庐山的瀑布
【注释】: 王恒叔山居杂咏十首 其七 芙蓉城 层城粲朱华,彩艳照林薄。 新篇露下吟,一一谢康乐。 “层城”二句:意思是城楼的层层红墙,灿烂的彩霞映照着树林和草甸。 新篇露下吟,一一谢康乐:意思是新作的诗章在晨雾中朗诵,就像谢灵运(谢灵运是东晋时期的诗人)一样。 赏析: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市)人,隋末唐初诗人。他一生不事王侯,隐居于东皋山,以种瓜自给。王绩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注释:西来的莲花社,有不一样的传承,自得其中的趣味。 难道要让陶渊明那样的人,因不满而独自归去吗? 赏析:此诗以莲社为题,借对莲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涯厌倦的心情。首联写莲社别传,自得其中之趣。颔联用陶潜归去的故事作喻,表达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颈联暗含“肯使”二字,意谓自己不愿做陶潜一样的人物,因为不愿像他那样因不满官场生活而归隐田园。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清新,富有哲理意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把握及赏析的能力。 “直干经时雨,繁英乍夜霜”意思是:笔直的茎杆经受住了连绵不断的春雨,盛开的花朵在夜幕中突然遭遇了秋霜。“直干”是说菊花的茎干挺拔;“经时雨”是说经受了连续不断的春雨的考验;“乍夜霜”说明在夜间突然遭受到了寒霜的侵袭。“灵均”指的是屈原;“餐不尽”指吃不饱、吃不完的意思。“艳色满潇湘”是说艳丽的色泽布满了潇湘地区
玉蕊迎风粲,金英浥露开。 东篱遥怅望,拊掌白衣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菊花的美丽与傲骨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玉蕊迎风粲”,以“玉蕊”喻指菊花,形容其洁白如玉且在风中摇曳生辉,仿佛璀璨耀眼,犹如宝石般闪耀;“金英浥露开”中的“金英”,则是指菊花上的露珠,晶莹剔透,闪耀着金色光芒,象征着纯洁而高贵的品质。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菊花本身的美丽
注释: 忘归石:指山中的一块岩石,据说人们在此可以忘记回家的烦恼。 双矶渍莓苔:两块岩石上长满了莓苔。双矶:两块岩石。渍:浸泡、渗透。莓苔:一种生长在石头上的青苔,颜色为绿色。 赤脚此闲坐:赤脚坐在这块岩石上休息。此:这。赤脚:赤着脚。 偶逢邻叟谈:偶尔遇到一个邻居的老人聊天。偶逢:偶尔遇到。叟:老年男子。 不知夕阳堕:不知道夕阳已经落下。堕:落下。 赏析: 这首诗是王恒叔在山中的生活写照
注释:王恒叔的山居杂咏十首中的第五首《钓亭》。 玉璜钓姬公,羊裘钓汉祖。 玉璜和羊裘都是古代隐士的装束,用玉璜钓鱼的姬公指的是姜太公,他以鱼钩为武器,在渭水之滨隐居;用羊裘作渔具的汉高祖刘邦,他在沛县丰邑钓鱼。 奇哉清静君,玄成钓万古。 “奇哉”是赞叹,表示对这种超尘脱俗的生活态度的惊奇与赞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隐士们的生活方式。他们远离尘世,过着清静的生活,用玉璜或羊裘作为渔具
【注释】 王恒叔:即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山居:隐居山林的生活。曲水濑:指弯弯曲曲的小溪水流,泛指流水。 【赏析】 此诗是王羲之在山居时所作十首咏物诗中的第八首。前两句说,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高超绝伦,就像藏在玉匣之中的昭陵石刻一样,他聚集了许多人去争论书法的好坏优劣,但结果总是不能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后两句说,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又重新被人们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