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麟
南园红药尽,西坞绿阴重。 别有藏春处,胡床未易逢。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三十七 延春亭》。在这首诗中,胡应麟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了延春亭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首句“南园红药尽”,描绘了南园里盛开的红色芍药花已经凋零殆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寂寞的氛围。接着,“西坞绿阴重”则描绘了西边的山谷中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宁静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十亩辟彊园,寒风洒亭榭。” - 十亩辟彊园:形容李惟寅的山房面积很大,有十亩之多。辟彊,意为广阔、宏大。 - 寒风洒亭榭:描绘了冬日里山房内亭台楼阁被寒风吹拂的景象。寒风,表示天气寒冷;洒,意为飘落、吹拂;亭榭,指的是亭台楼阁。 第二句:“何须问主人,日坐琅玕下。” - 何须问主人:意味着客人无需询问主人,因为主人已经在这里了。何须,意为不需要、不必;问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题作“滋兰室”,当是李惟寅山房中之书房。“滋兰”取自《论语》中孔子的话:“不学诗,无以言;无志于学,无以成德。”意指读书学习要孜孜不倦、勤勉好学,才能有学问,成为有用的人才;“滋”是养育、滋润的意思。所以这首诗的意思是:移来九畹香,散植雕楹旁。悠然堂室中,如坐潇湘岸。 【答案】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移将九畹芬”意思是把芳香的九畹兰花移植过来。“九畹”指一顷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百雉云中午”句意为:高耸的山峰在云雾中显得格外雄伟壮观,双虹倒映在水面上,水天一色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水。“曲江春事蚤”,句意为:春天来临的早,到处可以看到美女出游。“随处丽人行”,句意为:到处都是美丽的女子在行走。据此理解即可作答。 【答案】 译文
注释: 翩翩白凤凰,夜吐青藜馆。 何人坐吮毫,莫是扬中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白凤凰在青藜馆里飞翔,而有人正坐在桌前写作,可能是扬雄(字子云)那样的文士。诗中的“青青”和“白白”形容词的使用,形象地描绘了白凤凰的羽毛颜色。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喜爱与向往
【注释】 嘉树台:《太平御览》卷九八五引《襄阳耆旧传》:“襄阳城西北有嘉树台,故楚相庄王筑以为台。” 千尺:形容树高。摩云霄:指树枝伸到云端之上。百围:形容树根庞大。蔽林莽:遮蔽着森林。逍遥:悠闲自在。 双树根:即“双柯”树根,比喻树木的根部纵横交错。不作大槐想:不要想到高大魁梧的大树。 【赏析】 首联写树之高、之壮。诗人在山居中,看到一棵挺拔的树,其树干高达千尺,枝叶茂盛,遮天蔽日
注释:事业等唐虞,浮云过太虚。 不如在高阁上,躺着读书。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首二句以“事业”为题,意谓自己的抱负远大,与唐虞相比肩,志向远大得如浮云一般,超越于天地之间。三、四句则以反问的形式,提出疑问:“为什么不如坐在高高的阁楼上,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读书呢?”表达了他对于仕途的厌倦和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高远,语言清新自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注释: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三十一 梅花亭 孤亭十尺藏,梅花万株列。 中有姑射仙,肌肤若冰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题李惟寅山房》中的第三十一首。诗中描写了一座孤独的亭子藏在深山中,里面种满了梅花,其中有仙女般的人物,他们肌肤白如冰雪。整首诗以梅花为媒介,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赞美之情
注释:飞檐高耸的楼阁俯瞰着平静的天津,空翠在远方散开。山雨即将来临,萧瑟地飘入窗内,映衬着窗外的绿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李惟寅山房的景色,诗人通过飞檐高耸的楼阁瞰视平津,空翠在远方散开的画面,展现了山房的壮丽和宁静。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山雨即将来临,萧瑟地飘入窗内的场面,使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
王恒叔山居杂咏十首其十龙藏 王恒叔(明代)前身阿难陀,种此青莲舌。何事五千函,虚谷尽贝叶。 注释与赏析 1. 关键词解释: - 阿难陀:佛教术语,指佛陀的前身之一。 - 青莲舌:莲花的舌部,常被比喻为纯净无瑕的象征。 - 五千函:此处可能指的是书籍或文献众多如五千余卷。 - 虚谷尽贝叶:意指书籍堆积如山,象征着学识渊博。 2. 诗中意象分析: - 诗人以“前身阿难陀”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