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辟彊园,寒风洒亭榭。
何须问主人,日坐琅玕下。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十亩辟彊园,寒风洒亭榭。”
- 十亩辟彊园:形容李惟寅的山房面积很大,有十亩之多。辟彊,意为广阔、宏大。
- 寒风洒亭榭:描绘了冬日里山房内亭台楼阁被寒风吹拂的景象。寒风,表示天气寒冷;洒,意为飘落、吹拂;亭榭,指的是亭台楼阁。
第二句:“何须问主人,日坐琅玕下。”
- 何须问主人:意味着客人无需询问主人,因为主人已经在这里了。何须,意为不需要、不必;问,指询问;主人,此处指山房的主人李惟寅。
- 日坐琅玕下:形容客人在山房内的某个特定位置——如亭台楼阁之下——静静地坐着观赏风景。琅玕,一种美玉,此处借指山中的树木或石头。
接下来是译文和注释:
译文:拥有十亩大的宽敞庭院,寒风吹拂着亭台楼阁。客人无需询问主人,便可以在树下静静地坐着欣赏美景。
注释:
- 十亩辟彊园:描述了山房的宏伟规模。
- 寒风洒亭榭:描绘了冬季寒冷气候中山房内亭台楼阁的景象。
- 何须问主人:表达了客人对于主人在场的自信,因为他们已经到达。
- 日坐琅玕下:描绘了客人在特定的地点——树下——享受宁静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李惟寅山房的宏伟与静谧。首句“十亩辟彊园”不仅突出了山房的大小,也暗示了主人的慷慨大方。接着,“寒风洒亭榭”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却又美丽的冬日场景。最后一句“何须问主人,日坐琅玕下”更是点明了客人对于自己的到来感到自豪和满足,无需主人多言,他们就能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安静地享受美好时光。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山房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