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麟
【注释】 鳌屿:山名,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东。 太白翁:李白的号。 孤屿:指小岛或岛屿,这里指鳌屿。 圆峤(qiáo):指圆山,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为著名风景胜地。 【赏析】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十八 鳌屿》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此诗描写海上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 首句“海上钓鳌客”描绘了一幅海边垂钓的场景,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注释:家离山房有十里远,我在深树中结了茅草屋。白云从山洞里飘过来,忽然遇见了幽居的人。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首句点出离家很远,第二句写隐居的地点,第三句写山中的景色,最后一句写偶遇隐者的情形。全诗以“来”字贯穿全篇,表达了作者对隐者的仰慕之情
注释: 危阑:高悬的栏杆。铁縆(léi):古代的一种装饰物,以铁为框,用彩绘或者雕刻的云纹等图案作为装饰。高悬四松上:指栏杆上系着四棵松树。千尺凌云台:形容高楼极高,直入云霄。晋人何足尚:晋朝的人怎么能比得上这些高峻的树木呢? 赏析: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二十二 松室》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李惟寅山房的松室,赞美了松树的高峻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注释: 疑舫斋:疑是舟停泊之处。疑,怀疑;舫斋,船屋。 虚斋窅千尺,恍忽阿融留:虚无的斋室有千尺之高,恍若恍惚间,阿育王留在此地。 阿育王:古印度国王。 何须疑陆处:何必怀疑陆地居住之地? 天地一虚舟:天地如一片虚空,如同一艘孤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小诗。诗人通过描绘虚无的斋室、恍惚间的阿育王留驻以及天地一虚舟的画面,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注释:虚阁,即空无一物的阁楼。青莲,指莲花。恍入庄严界,恍惚间进入庄严的佛教世界。悠然,安静的样子。清净身,身心清静。万古长不坏,永远不变。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李惟寅山房中的青莲阁的诗。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青莲阁的美景和它带来的宁静感。"虚阁倚青莲,恍入庄严界",描述了青莲阁的虚无缥缈和它给人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悠然清净身,万古长不坏",则进一步强调了青莲阁的宁静和它的永恒
【注释】 鸬鹚:水鸟名,善潜水。杓:古代舀水的器具。鹦鹉杯:用鹦鹉羽毛装饰的酒杯。拍浮:游泳。缸:盛酒的瓦器。何有哉:即“何所有哉”,表示没有什么可忧虑、担忧的。 【赏析】 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绝句。全诗以饮酒作乐为题,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首句写左手拿鸬鹚杓(一种舀水的器具),右手拿鹦鹉杯(用鹦鹉羽毛装饰的酒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样子
【注释】: 1. 聚书三十冬:指李惟寅将三十年的读书成果全部集中起来,形成了庞大的书山。 2. 插架三万轴:形容藏书之多,如同三千个书架一般。 3. 三公岂吾欲:意指自己并不是为了追求做三公(古代官位的最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总理)而学习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题赠友人李惟寅的书房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李惟寅学识渊博、胸怀宽广的赞赏之情。全篇以赞美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王恒叔山居杂咏十首 其一 紫芝山房 何物东园翁,老作储皇翼。 后夜呼茆君,乘风起八极。 注释与赏析 诗句解析 1. 何物东园翁:询问一个身份不明的人,可能是一位隐逸的老者或智者。 2. 老作储皇翼:形容某人年岁已高,仍然保持着年轻时的锐气和才能,像是皇帝的羽翼一样保护着国家。 3. 后夜呼茆君:夜晚呼唤茅草人(可能是神话中的神灵),暗示对神秘力量的依赖。 4. 乘风起八极:乘着风势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十亩辟彊园,寒风洒亭榭。” - 十亩辟彊园:形容李惟寅的山房面积很大,有十亩之多。辟彊,意为广阔、宏大。 - 寒风洒亭榭:描绘了冬日里山房内亭台楼阁被寒风吹拂的景象。寒风,表示天气寒冷;洒,意为飘落、吹拂;亭榭,指的是亭台楼阁。 第二句:“何须问主人,日坐琅玕下。” - 何须问主人:意味着客人无需询问主人,因为主人已经在这里了。何须,意为不需要、不必;问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题作“滋兰室”,当是李惟寅山房中之书房。“滋兰”取自《论语》中孔子的话:“不学诗,无以言;无志于学,无以成德。”意指读书学习要孜孜不倦、勤勉好学,才能有学问,成为有用的人才;“滋”是养育、滋润的意思。所以这首诗的意思是:移来九畹香,散植雕楹旁。悠然堂室中,如坐潇湘岸。 【答案】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移将九畹芬”意思是把芳香的九畹兰花移植过来。“九畹”指一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