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阿难陀,种此青莲舌。
何事五千函,虚谷尽贝叶。

王恒叔山居杂咏十首其十龙藏

王恒叔(明代)前身阿难陀,种此青莲舌。何事五千函,虚谷尽贝叶。

注释与赏析

  1. 关键词解释
  • 阿难陀:佛教术语,指佛陀的前身之一。
  • 青莲舌:莲花的舌部,常被比喻为纯净无瑕的象征。
  • 五千函:此处可能指的是书籍或文献众多如五千余卷。
  • 虚谷尽贝叶:意指书籍堆积如山,象征着学识渊博。
  1. 诗中意象分析
  • 诗人以“前身阿难陀”开篇,表达了对佛祖的敬仰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 “种此青莲舌”则暗示了诗人自身也有着高尚的品德和纯洁的心灵。
  • “何事五千函,虚谷尽贝叶”描绘了一个学术氛围浓厚、藏书丰富的场景。
  1. 诗句含义解读
  • “前身阿难陀”,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强调了自己对于学问和道德修为的追求。
  • “种此青莲舌”,则可能是在说自己如同青莲般纯洁,能够传承和弘扬知识。
  • “何事五千函,虚谷尽贝叶”则进一步描绘了一个学者的世界,其中充满书籍和知识的积累。
  1. 文化背景探讨
  • 这首诗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学问和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古代圣贤的敬仰。
  • 同时,它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学问和道德的双重追求,即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 通过对阿难陀、青莲等传统文化符号的使用,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于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王恒叔山居杂咏十首》中的《龙藏》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学问、道德和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和追忆,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和憧憬。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和思想,也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