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阿难陀,种此青莲舌。
何事五千函,虚谷尽贝叶。
王恒叔山居杂咏十首其十龙藏
王恒叔(明代)前身阿难陀,种此青莲舌。何事五千函,虚谷尽贝叶。
注释与赏析
- 关键词解释:
- 阿难陀:佛教术语,指佛陀的前身之一。
- 青莲舌:莲花的舌部,常被比喻为纯净无瑕的象征。
- 五千函:此处可能指的是书籍或文献众多如五千余卷。
- 虚谷尽贝叶:意指书籍堆积如山,象征着学识渊博。
- 诗中意象分析:
- 诗人以“前身阿难陀”开篇,表达了对佛祖的敬仰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 “种此青莲舌”则暗示了诗人自身也有着高尚的品德和纯洁的心灵。
- “何事五千函,虚谷尽贝叶”描绘了一个学术氛围浓厚、藏书丰富的场景。
- 诗句含义解读:
- “前身阿难陀”,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强调了自己对于学问和道德修为的追求。
- “种此青莲舌”,则可能是在说自己如同青莲般纯洁,能够传承和弘扬知识。
- “何事五千函,虚谷尽贝叶”则进一步描绘了一个学者的世界,其中充满书籍和知识的积累。
- 文化背景探讨:
- 这首诗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学问和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古代圣贤的敬仰。
- 同时,它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学问和道德的双重追求,即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 通过对阿难陀、青莲等传统文化符号的使用,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于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王恒叔山居杂咏十首》中的《龙藏》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学问、道德和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和追忆,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和憧憬。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和思想,也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