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麟
诗句原文: 欢居石城西,侬住石城东。何愁不相见,一夜秦淮风。 注释解释: - 欢居石城西:我居住在石城的西边。 - 侬住石城东:你则居住在石城的东边。 - 何愁不相见:有何愁虑不能见到对方。 - 一夜秦淮风:形容夜晚的秦淮河上的微风。 译文: 你在石城的东边,我在石城的西边,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事情,因为我们可以很快地相见。我们期待着夜晚的来临,秦淮河畔的风轻轻地吹过。 赏析:
【注释】 大堤:泛指水边。 女:古代对女子的美称。 言:说,讲。 襄阳儿:古地名。在湖北省襄阳县,这里借指襄阳男子。 白日情颠倒:白天的情意也颠倒,即日夜思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之间爱情纠葛的诗。全诗语言明白如话,通俗易懂,但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开头两句写大堤上众多美女,各有佳人,各自夸说自己的好,表现了她们争奇斗艳,各不相让的场面。“愁杀襄阳儿”,则以反衬正法
诗句原文: 妆楼百馀尺,寿阳开,白马从东来。 注释: - 妆楼:指女子装饰华丽的房间或楼阁。 - 百馀尺:形容楼阁非常高大,超过一百余尺。 - 寿阳:此处代指女子的闺房,即女子的居所。 - 开:打开、开启的意思。 - 白马:这里比喻有身份地位的人,如贵族或官员。 - 从东来:表示来自东方,可能是对某人的称呼。 译文: 在高耸入云的女子居所中,一位贵公子缓缓步入。他身穿华贵服饰
【注释】 子夜四时歌:乐府旧题。 春:指春天。 围炉:古代的一种取暖方法,就是围着火炉坐着取暖。然兽炭:点燃兽骨作的木炭。 为郎理瑶瑟:给丈夫弹拨瑶瑟。郎:丈夫。 为:给。 瑶瑟:精美的瑟。 不知重檐外:不知道大雪封住了屋檐外面。 重檐:双层屋檐。 三尺:一尺约等于一寻(八尺),所以“三尺”即“八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冬日雪景的诗。诗中描绘了冬天夜晚室内取暖的情状
【注释】 青骢白马:指青白色的骏马。青骢即青马,汉代名将霍去病的坐骑。 系马:把马拴在高处或树桩上,防止它逃走。石城:山名。此指石头城,即南京。 三百青铜:形容数量极多。青铜:古代称铜为青铜,这里指贵重的金属。 莫论价:不必用金钱去衡量价值。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马来抒写作者对国事的忧虑。首句“系马高楼石城下”,点明题旨,暗用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中“一骑红尘妃子笑
青骢白马,即指青色高头大马。 七香炯炯并马行,炯炯:光彩闪耀的样子。形容马的毛色鲜艳光亮。 卢家少妇车相迎,卢家:指卢家豪贵人家,这里借指贵族妇女。少妇:年轻的妇人。迎:迎接,这里是以车代轿子迎接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富贵人家迎娶新娘的盛况。诗中对马的毛色和马的光彩进行了描绘,通过“炯炯”二字,表现了马的光泽和神采。同时通过对卢家少妇和新郎骑马迎亲的情景描写
注释与赏析: 子夜四时歌(节选) 子夜,即子夜四时,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体,属于乐府诗歌。这种诗歌通常描写四季的景色和情感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首诗是子夜四时的一篇,主要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情感。 期欢:约定的欢乐。期,期望;欢,快乐。 大堤口:大堤上的出口,这里指靠近大堤的地方。 迟我采莲回:让我等待你的归来。迟,等待;采莲,一种在夏天常见的活动,人们会去荷塘中采摘莲蓬。 向暮:傍晚时分
【注释】郁金堂:古代官署名称。“郁金”是古代西域出产的一种香料,这里借指官署。双紫燕:形容燕子双双成对,这里指燕子的叫声。“紫燕”即燕子。青骢白马:青色骏马。 【赏析】诗中的“郁金堂前双紫燕”一句,描写了一个春日里,燕子双双归来的景象,生动地表现出了燕子的活泼可爱。而“暮相见”三字更是将诗人与青骢白马之间的深情厚意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注释: 襄阳的轻薄少年,手拿琴弹在长堤上。 他们嬉游直到太阳落山,高声唱着《白铜鞮》这首曲子。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襄阳地区年轻男女的放荡生活和音乐娱乐活动。诗中通过“挟弹出大堤”和“高唱白铜鞮”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些年轻人放荡不羁的生活场景和他们的音乐活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充满了对青春活力和生活情趣的歌颂
【注释】 子夜四时歌: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一首四首组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以春景为题材。子夜,指子夜歌,即《子夜四时歌》。大堤:指长堤,即今天的护城河堤。垂杨:杨柳。郎骑白马来:指年轻的男子骑着白马从远方归来。堤上遥相遇:在长堤之上远远相见,形容距离遥远。 【赏析】 此诗描写了春天里,一位骑马的英俊少年,从远方归来的场景。“子夜四时歌春”是整首诗的序曲,用“子夜四时歌”作为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