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
【诗句】 1. 女儿装扮。的的惊人眼。 【译文】:女儿打扮起来,让人惊艳得睁不开眼睛。 【注释】:女儿:古代对女子的称呼。装:化妆。 2. 浓抹新来浑未惯。爱着绿轻红浅。 【译文】:浓妆艳抹的新妆还不太习惯,喜欢绿的颜色和红色的浅色。 【注释】:浓抹:指浓妆艳抹,用浓重的脂粉装饰。绿轻红浅:绿色、红色都是艳丽的颜色。 3. 看他雪里霜中。居然韵远香融。 【译文】:他独自在雪地里、霜天中
诗句释义与赏析 梦断楼台望转深,一春烟锁至而今。檐前依约坠青禽。飞过画帘留不住,杨花飘泊总无心。伤春人却在帘阴。 注释解析: 1. 梦断楼台望转深:梦中的楼台景象逐渐变得遥远和深沉,象征着梦境中的情感或回忆正逐步淡出视野。这里的“梦断”可能指梦境结束或者情感的转变;“楼台”则可能是情感的象征或者某种特定的环境或地点。 2. 一春烟锁到而今:整个春天都被一层淡淡的烟雾所包围
注释: 1. 一纸书来感岁华:一封书信传来,触动了岁月的变迁。 2. 二年何事苦离家:两年来,什么事情让你如此辛苦地离家? 3. 春色不关人聚散。撩乱:春天的景色不因人们的聚散而改变。 4. 芳梅依旧满枝花:即使病中,但梅花依然盛开,充满生机。 5. 病里须防愁作祟:生病时,要小心忧愁的影响。 6. 闲睡:闲暇之时休息睡觉。 7. 醒时儿女任喧哗:醒来时,孩子们在喧闹玩耍。 8. 待我归来春未半
注释: 斗草拈花新活计,众中谁最颠狂。薄情狂荡是春光。才添梅额细,又画柳眉长。 红紫从今看不了,蜂媒蝶使齐忙。莫教荡子早还乡。留他三二月,处处醉芬芳。 译文: 在春天里,我们斗草、摘花来增添生活的情趣,谁能比得过那些最为癫狂的人呢?他们的薄情与放纵就像春天的风一样。只是刚刚增添了梅花的尖角,柳叶却已经长得很长了。 现在看到红色的和紫色的花都看不完了,蜜蜂和蝴蝶都在忙碌地飞来飞去
诗句:荷叶香清露气浓,赤阑桥畔倚微风。 译文:荷叶上的香气与清晨的露珠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浓郁;我站在赤阑桥边,轻轻倚着微风。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雨中的南方初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身处帝城之中却依旧保持的一份宁静和淡然。词人通过对荷花、荷叶以及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荷叶香清露气浓”一句,词人用“香”来形容荷叶上的露水,不仅传达了清晨特有的清新气息
户外犹悬艾叶,筵前深映榴花。端阳过了数年华。节物居然增价。 新我原非故我,有涯任逐无涯。人生行乐底须赊。好自心情多暇。 注释: 1. 西江月:一种词牌名,属于宋词中的一种。 2. 五月七日生辰作:在农历五月七日这天写下这首诗。 3. 户外:窗外。 4. 艾叶:用艾草做成的草药,常用来驱邪避疫。 5. 筵前:指宴会上。 6. 节物:节日时的物品。 7. 居然:竟然,居然如此。 8. 新我原非故我
注释: 西江月·五月七日生辰作 脑后尽多闲事,眼中颇有佳花。饭馀一盏雨前茶。敌得琼浆无价。 午睡一时半晌,客谈百种千家。兴来执笔且涂鸦。遣此炎炎长夏。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端午节日时所作。上片写自己端午佳节时的闲适生活。下片写自己过节时的生活情趣。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
【注释】 锁窗寒:指寒冷的天气。 更漏子:词牌名。 梅霭薄:梅花的雾气很淡。 柳烟轻:柳条上的雾气很轻。 香销:香气消散。 推锦枕:推着绣花的枕头。 垂翠袖:把袖子垂到地上。 独自香销时候:独自在香气消散的时候。 帘不卷,有谁知:帘子没有卷起来,谁知道。 红满衣:泪痕沾满了衣服。 【赏析】 《更漏子》,又名《三更》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这首词写闺中思妇怀念丈夫的哀怨情绪
木兰花·西山卧佛寺晓起 新蝉高树生凉吹。似与西山添爽气。阶前夜雨净无痕,林表朝霞红映翠。 此时多少萧闲意。古佛颓然唯是睡。游蜂不入寺中来,门外槐花金布地。 注释: 1. 新蝉:新的蝉叫声。 2. 高树:高高的树木。 3. 凉吹:清凉的风声。 4. 似与:好像与……一样。 5. 西山:山名,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境内。 6. 爽气:清新的气息。 7. 阶前:台阶前。 8. 夜雨:夜晚的雨水。
下面是对这首词的逐句释义: 雨过犹闻隐隐雷。乍凉天气好池台。荷花自在向人开。 但恨花无人耐久,此时堪赏莫停杯。人生何事待秋来。 注释: - 雨过后依然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雷声,天气突然变得凉爽,适宜在池塘和亭台上散步。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招手开放。 - 遗憾的是荷花的美丽无法持久,此时正是欣赏它的最佳时机,请不要停下脚步,尽情享受这短暂的美好时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