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
东风不住。开落花千树。遮断归程无望处。一霎红香满路。 春人怕听春莺。春光漾杀春情。最是无心芳草,年年处处青青。 译文: 东风不停留,花儿纷纷开放又凋谢。遮断了回家的路,没有看到希望的方向。路上突然充满了红色的花朵,美丽极了。 春天的人害怕听到春天的鸟儿,春天的景色让人陶醉。最讨厌的是没有心肝的野草,每年都长在每个角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用"东风不住"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手法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词,借海棠、柳絮等自然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中有景。“年年纵被春情误”一句是全篇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无限热爱和对春天的留恋之情。最后两句是全篇的结句,表明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与前句相照应,使诗意更加深刻。 【答案】 (1)年年:每年。 (2)纵被:即使。 (3)春情:春天的气息。 (4)着处:落脚的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理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这是一首咏人之作,全词写一位女子倚窗眺望春天景色,感叹自己青春易逝,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青春年华逝去的感慨。 词的上阙,以景起兴,借杨柳抒发春情。“遥忆京中”三句,追忆京城中的春景。首句写杨柳依依,春风拂动的景象,次句写杨柳的生机盎然,第三句写杨柳的枝繁叶茂
【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 晓寒生,晚寒生:《诗经·郑风·山有枢》:“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行,父以余之。之子无良,二三其德。”《诗序》解释云:“言男女不待礼而成者,皆自取也。”这里指女子因男子的不贞而怀上他的孩子。 淡淡阴中薄薄晴:淡淡的云和阳光交织在一起。 流莺三两声:流荡飞翔的黄莺儿,发出两三声鸣叫。 晓山横:黎明的山横亘在天边。 晚山横:黄昏的山横亘在天际。 芳草连云未肯能
【释义】:春天到了,我怀念着你。 春天来了又去了,我对你的思念之情却始终不减。春天的天气阴晴不定,让人无法捉摸;只有梅花能够抵挡住寒冷,让我感到一丝温暖。 【译文】:春天来了,我想你了。 春光明媚,花儿盛开,天空却突然变得阴沉起来。这让我更加思念你。 春天过去,花儿凋零时,我仍然无法忘记你。只有梅花在寒风中傲然挺立,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赏析】:这是一首表现对爱人深深思念之情的诗句
【注释】 1. 绰约:姿态柔美的样子。 2. 冰肌白:洁白如同冰雪肌肤。 3. 茶花艳发胭脂色:指茶花盛开时颜色艳丽,犹如胭脂般鲜艳。 4. 相看愁杀人:形容两人相对,情深意切,让人感到十分忧愁。 5. 乳莺啼:指春日里小鸟的鸣叫声。 6. 年年楼上望:每年春天都站在楼上远眺。 7. 杨花过别溪:指柳絮飘飞时穿过了另一条小溪,这里借指离别之情。 【赏析】
【译文】 看看春天又来到了庭院台阶,特意让梅花开。昨日青鸾的消息,今日芳草情怀。馀寒犹在,早春天气,煞费安排。不到风和日暖,莺儿那肯歌来。 注释: 1. 朝中措:词牌名,属于中调小令,有平仄两体。平韵格,上片八句,下片七句;去韵格,上下片各五句。 2. 着意:特意、故意。 3. 青鸾:神话中的鸟名,传说中为天上的使者。这里指信使。 4. 消息:信息、讯息。 5. 今朝:今天。 6. 馀寒犹在
注释: 蝶恋花·将去日本,因忆往岁平安神宫观樱之游,赋此赠别凤举。 开到樱花春色贱。不放春归,早是春过半。看看绿阴沉酒盏。家家人醉离春宴。 往岁春情扃水殿。又见梅花,莫道春还浅。我已归心牵柳线。牵情更过江南岸。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日本京都的所见所感。诗人在平安神宫观赏樱花时,被那如云似雪的樱花之美深深吸引住,他不想离开,但又不能停留太久,因为时间过得真快。当春日即将过去一半时
【注释】 新年:旧历一年之始。 竞(争):争相。 著(zhuó):穿着。 十四十五:指十三四岁少女。 羽子:古代神话中鸟名,这里比喻女子。 【译文】 新年里纷纷忙着打扮新装束,都穿上了新衣服。十四、十五岁的少女都爱打扮新衣。 浓妆艳抹不顾旁人笑,忽然间皱起双眉。忽然间皱眉恼恨那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在新年期间打扮自己的小令。词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天真无邪
【注释】 眼底凭谁检点:眼前的景象,由谁来仔细检查。案头费甚工夫:书桌上的功夫,花多大精力。天然风月:自然景色,天然的山水之美。真吾:真正之我,即真我、真情实感。孔颜:孔子、孟子,古代两位著名的圣人,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方式被后人称为“乐”。看山也得,乘桴浮海能无:拄着笏(一种手板)看着山上的景色,也可以;坐着木船漂浮在海上,也可以。拄笏:指手持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持的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