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绰约冰肌白。茶花艳发胭脂色。昨夜月如银。相看愁杀人。
年年楼上望。只为春来上。待得乳莺啼。杨花过别溪。
【注释】
- 绰约:姿态柔美的样子。
- 冰肌白:洁白如同冰雪肌肤。
- 茶花艳发胭脂色:指茶花盛开时颜色艳丽,犹如胭脂般鲜艳。
- 相看愁杀人:形容两人相对,情深意切,让人感到十分忧愁。
- 乳莺啼:指春日里小鸟的鸣叫声。
- 年年楼上望:每年春天都站在楼上远眺。
- 杨花过别溪:指柳絮飘飞时穿过了另一条小溪,这里借指离别之情。
【赏析】
《菩萨蛮·梅花绰约冰肌白》是宋代诗人晏殊的作品。此诗描绘了梅花和茶花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在春天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景。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情感色彩。
首句“梅花绰约冰肌白”描绘了梅花的洁白如雪、姿态优雅的形象。“绰约”一词形容其姿态柔和,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
第二句“茶花艳发胭脂色”,则是对茶花的赞美,茶花的颜色鲜艳如胭脂,美丽动人。这两句通过对梅花和茶花的描绘,营造了一个美丽的自然画面。
接下来的“昨夜月如银”,则是对夜晚月光的美好描绘。“昨夜”表明时间之久,而“月如银”则是用银色来形容月亮的皎洁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浪漫的氛围。
最后两句“年年楼上望,只为春来上。待得乳莺啼,杨花过别溪。”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渴望和期待。每年春天,他都站在楼上远眺,期盼着春天的到来。当春风吹起时,他更是欣喜若狂,因为春天意味着新生,意味着希望和美好。然而,随着春天的到来,他也将迎来离别的时刻。这里的“杨花过别溪”既是对离别的象征,也是对春天的无奈和留恋。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描绘梅花、茶花的美丽景象和春日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离别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