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
在漳州芝山书院,有一幅名为《五百年逃墨归儒,天使番王纳土;四十日修文偃武,我从漳海班师》的楹联。这幅楹联不仅展示了漳州书院的历史底蕴,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下面是对这幅楹联的逐句释义: 1. 五百年逃墨归儒:此句意指自宋代以来,漳州地区逐渐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转而接纳了道家、佛教等其他思想。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变迁。 2. 天使番王纳土
【注释】 方孝孺:明初著名学者、文学家,被朱棣杀害。祠联:祠堂楹柱上书写的对句。 慷慨:意气激昂。 志犹存:指方孝儒的爱国壮志并未消逝。一瞑(míng):同“瞑目”,闭上眼睛。 奚惜:何必吝惜。 名节:名誉和节操。事大:事情重要。十族:十个家族。这里指其家族。 何妨:有何妨碍? 赏析: 此联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宋濂所撰《方孝孺祠》中的一副对联,原载于《明史》卷162《方孝孺传》
释义: 积石山导引着黄河的水奔向大海;崆峒山上有把剑,倚靠在剑上可直冲云霄。 注释:积石:山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西。 趋:奔赴。 崆峒:山名。在今甘肃省平凉县西北。 倚:依靠。 译文: 积石山引导着黄河水奔赴大海; 崆峒山上的宝剑,可以直冲云霄
以下是对“福州正谊书院讲堂联”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青眼高歌,他日应多天下士”:用青眼表示尊重和赏识,高歌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和自信。这句话意味着左宗棠相信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能够影响世界的重要人物。 - “华阴回首,当年曾读古人书”:华阴指的是华山,古代诗人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这句话表达了左宗棠对自己过去的回顾,也暗示了他对文学和学问的热爱。 2.
注释: 嘉名远并西湖,异代恩加忠肃谥:嘉名远播,名声远播到西湖,不同年代的恩惠加上了“忠肃”的谥号。 文藻应留故宅,金川人记浩然堂:文章的才华应该留在这里,金川的人会记住浩然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先人的诗作,通过对先人生前事迹的回顾和对先人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先人的深深敬仰之情。 首句“嘉名远并西湖”,意为先人的声誉已经远播至西湖地区,这是对先人生前事迹的一种赞誉和纪念。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赏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诗句读正确,并尽力去体会其意思,然后依据题目中给出的要求,再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北阙君恩,南陔母养”意思是:在朝廷受皇帝恩泽,在家乡孝顺母亲,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君恩”是皇帝对臣子的恩德,“母养”是母亲对孩子的养育。 “西域戎机,忠孝合经权”意思是:身在边塞征战沙场,忠于国家又孝于亲人
【注释】 执节:执掌符节。指为官清廉。 庭南:院中,庭院之中。 鼎石肝肠皆铁:形容人非常刚直坚强。 塞外、寸磔:都是古代刑法。 色目:指元朝的统治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宴会上作的,诗中对铁铉的颂赞之情溢于言表。 首句“执节坐庭南”写铁铉在朝廷中的地位。他担任监察御史期间,不畏权贵,执法公正,因而得到百姓的拥护。 次句“百折不回”,是说铁铉在朝廷上与奸臣斗争,即使遭到打击迫害也毫不屈服
【注释】 一抔:一堆。荒土:坟墓。百尺:指高楼。碧血碑:指为国捐躯者的纪念碑。 【赏析】 《兰州烈妃庙联》是一副对联,上联“一抔荒土苍梧泪”,下联“百尺高楼碧血碑”。这副对联以苍凉的景色和沉重的感情抒发了作者对先烈们英勇牺牲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之情
诗句释义 1 从佛国转轮来,十载同官推长者: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从佛国归来,在官场上度过了十年,被众人尊称为“长者”。 2. 值边关闻喜后,一棺归去剩清名: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边境听到喜讯后,决定离开官场,回到家乡过平静的生活。 译文 我从佛国归来,与大家共同工作了十年,被大家尊称为长者;现在,我在边境地区听到了喜悦的消息,决定离开这里,回归平静的家乡生活。 注释 - 挽琫兰谷联
注释:在中原地区士气高昂,如扬旗鼓;左海书院的学者文章犀利,能射穿斗牛。 赏析:这是对正谊书院联的解读,表达了作者对正谊书院的赞美之情。中原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的人民有着高昂的士气和坚韧的精神风貌。而左海书院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之一,以培养人才著称,其学子们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所以,这副对联既赞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传承,也表达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