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逃墨归儒,天使番王纳土;
四十日修文偃武,我从漳海班师。
在漳州芝山书院,有一幅名为《五百年逃墨归儒,天使番王纳土;四十日修文偃武,我从漳海班师》的楹联。这幅楹联不仅展示了漳州书院的历史底蕴,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下面是对这幅楹联的逐句释义:
五百年逃墨归儒:此句意指自宋代以来,漳州地区逐渐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转而接纳了道家、佛教等其他思想。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变迁。
天使番王纳土:此处的“天使”象征着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统治和指导,而“番王”则指的是当地的统治者或首领。这句话意味着中央政府的权威已经深入到地方,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接受并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
四十日修文偃武:这里的“修文”指的是文化教育和文学修养的提高,“偃武”则是指停止战争和武力的使用。这句话意味着漳州地区的统治者开始重视文化教育,不再过分依赖武力来维护统治。
我从漳海班师:这里的“漳海”指的是漳州地区,“班师”则是古代军队出征归来的意思。这句话意味着漳州地区的统治者已经完成了其统治任务,即将返回家乡或其他地方。
这幅漳州书院联不仅是一副对联,更是一幅历史的画卷,展现了漳州地区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它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激励后人继续追求进步,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