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此楼,芳草晴川,曾见仙人骑鹤去;
卅年作客,黄沙远塞,又吟乡思落梅中。
【注释】
长沙会馆:旧时汉口有座长沙会馆,为纪念三国名将关羽而建。联中“千载”指此地已历千年。
千载:一千年。
芳草晴川:指春天草木茂盛的景色。
曾见仙人骑鹤去:相传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句,此处化用此意,指当年王之涣曾登高望远,看到过仙人骑鹤而去。
骑鹤:乘白鹤升天。
仙去:仙人离去。
卅年:三十年。作客:寄居他乡,旅人。
黄沙远塞:沙漠中的边地。塞:关口。
又吟乡思落梅中:这里暗用陆凯折梅寄赠范晔的故事,陆凯在荆州时,与范晔是朋友,范晔到京后,陆凯折梅相寄,并写道:“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意思是说:我虽然在江南,但想到你的孤寂,就只好折梅寄给你了。此处暗用此典,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落梅:即落梅风,指初冬时节的寒气,也比喻人的哀愁和寂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由两层意思组成,一是赞美汉口长沙会馆的历史悠久、气势宏伟;二是抒发作者在异地他乡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前四句“千载此楼,芳草晴川,曾见仙人骑鹤去;卅年作客,黄沙远塞,又吟乡思落梅中”,首两句写景,以“千载”点明长沙会馆的历史之久;“芳草晴川”描绘出长沙会馆周边的自然风光。“曾见仙人骑鹤去”一句,借用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仰之情。后四句“卅年作客,黄沙远塞,又吟乡思落梅中”,第三句写时间,“卅年”二字表明作者在此地已居住三十年之久;“又吟乡思落梅中”一句写情,表达了作者身在异地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内心对故土的深深思念。
此诗运用了许多典故,如“骑鹤”出自王之涣的诗句,“落梅”则出自陆凯的诗篇,都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芳草晴川”既描绘出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又暗喻着作者内心的平静和喜悦;“卅年作客”则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感。此外,这首诗还采用了平仄相对的韵脚和对仗工整的语言风格,使其更具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