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东
【注释】 哭侯:悼念侯朝宗。 生前恨汝非知我:生前你不了解我。 死后惭余一恸君:死时感到惭愧,因为我的悲痛未能使你理解。 今日风流推大手:今天有才气的诗人推崇你的大作。 他时凭吊在遗文:将来凭吊你的文章,怀念你的高风亮节。 梁园:汉梁孝王刘武之苑。 少室云:指嵩山。 磨镜相看千里外:以磨镜比喻对朋友思念之深。 结殷勤:结下深深的友情。 【译文】 生前你不认识我,死后我感到十分惭愧
诗句原文: 明灭渔灯出乱流,依稀戍鼓傍行舟。 译文: 在夜幕降临时,渔火忽明忽灭,犹如流水般摇曳不定。远处的守军战鼓声隐隐约约,仿佛近在耳旁。 赏析: 本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泊船青县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明灭渔灯出乱流”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水面上的渔船灯火与波涛交织的景象,渔灯的光暗变化仿佛随着水流波动
【注释】 任丘道中回望西山有感:任丘在今河北,西山即燕山。内廷,皇宫。甲第,指富贵人家的宅院。督亢,地名。隆中,指诸葛亮隐居地南阳隆中。 【赏析一】 这首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秋天由长安经洛阳、任丘到河南辉县时所作,当时杜甫正流寓任丘。诗写自己从繁华的都城回到边荒的农村,对故乡和朝廷产生了不同感情,并抒发了人生失意的悲哀之情。 第一句“不尽西山色”,用夸张手法写西山连绵起伏,色彩苍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1句:秋尽蓬山惨不骄,流泉夹岸夕阳遥。 - 秋尽蓬山:秋天结束时,蓬山(指蓬莱山)显得有些凄清,但不骄横、不傲慢。 - 流泉夹岸:山间有流动的泉水,水流潺潺,两岸相依。 - 夕阳遥:远处的夕阳渐渐沉下地平线,景色显得宁静而遥远。 译文:秋天结束的时候,蓬莱山虽然有些凄凉,但并不傲气凌人;山中流水潺潺,岸边的景色与夕阳遥相呼应。 注释:
答云间蒋驭闳 西陵原上忆经过,屈首从君学《九歌》。 岂意边书警御宿,遂令复壁老山阿。 破家张俭飘零久,赁保王成辛苦多。 今夕相逢还道故,数声鹤唳起庭柯。 注释: 1. 西陵原上忆经过,屈首从君学《九歌》。 - “西陵原”指代西陵地区或西陵的平原地带,“屈首”表示低头,此处指学习的态度,“从君学《九歌》”意为跟随您学习《九歌》。《九歌》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首长篇诗歌,通常被认为是楚辞的一种形式
【注释】 1. 宣府:地名,今属北京市怀柔区。 2.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8月7日或8日。 3. 秋气吾所爱:秋天的气候我十分喜爱。 4. 披裘三伏惯:夏天穿着裘皮衣服习惯了。 5. 拥被五更残:抱着被子在半夜时分。 6. 风自长城落:风从长城上吹下来。 7. 天连大漠宽:天空连着沙漠那么宽广。 8. 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抟:看着高入云霄的鹰隼,希望你像它们那样振翅高飞。 【翻译】
邺城吊谢茂秦山人 邺中怀古正秋风,词赋深惭谢氏工。 生欲移家辞白雪,没随疑冢对青枫。 诸王礼数何常绝,七子交期竟不终。 自是贵游无远识,布衣未必叹飘蓬。 注释: 1. 邺中怀古:在邺城怀念古人。 2. 词赋:指文人所作的诗歌和散文。 3. 谢氏工:指的是谢灵运的才华。 4. 生欲移家:有人想移居到谢氏家族居住的地方。 5. 白雪:指谢氏家族的居所。 6. 疑冢:传说中曹操的墓被盗墓贼发现后
【注释】 宣府:明代设置的边防重镇,在今北京西北一带。中元夜:佛教谓鬼节之夕。即农历七月十五日。 哀音:指凄厉的号角声。 战场:指古战场遗址。旧鬼:指阵亡战士或死者鬼魂。 野祭:民间祭祀活动。遗黎:指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幸存者。 柝(tuò):古代行军时用的木梆子。 风惊:风声惊动。倦鸟栖:鸟儿因惊而飞散。 遥:远。天汉:天河,银河。 河鼓:星名,属二十八宿中的“大角”。 渐:逐渐。 【译文】
不尽西山色,苍茫远帝都。 内廷传甲第,我舌问妻孥。 寂寞隆中啸,悲凉督亢图。 昔贤知未遇,时一哭穷途。
生前恨汝非知我,死后惭余一恸君。 今日风流推大手,他时凭吊在遗文。 马蹄远踏梁园雪,剑气遥横少室云。 磨镜相看千里外,此中谁许结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