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宇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意境优美。诗人描绘了泰山雄伟的景象,表达了他“忧天下”的壮志和胸怀。 第一句“岱岳西来海向东”,“岱岳”指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东临黄海、渤海,西接华山、中条山、太行山等名山大川,南面是中原平原,北面为河北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指大海,泰山在东海之滨,故言岱岳西来。 第二句“屹然方镇一何雄”,“屹然”形容山峰耸立的样子,这里指泰山的高大
【注释】 巑岏:山峰。 耽奇:好奇异之物。 洞口:山的入口处。 直待:等到。 九点:指日落。 三秋:指秋季三个月。恒岳:即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幽期:隐士所居。 题名:题写名字。道总宜:认为合适。 【赏析】 《游封龙山 其二》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七言古风诗。此诗描写了诗人游历泰山时的感受。诗人对泰山的景色和历史非常熟悉,他以饱蘸着激情的笔墨,描绘出泰山的雄姿伟概
龙门 两峰环峙接空青,万里黄流路所经。 声挟飙轮吹不断,色翻坤轴运无停。 谁能鼓枻歌渔父,我欲乘槎访客星。 千载河清思献颂,会当移檄问川灵。 注释: 1. 龙门:指的是位于中国浙江省的天门山,是长江三峡之一。这里用“龙门”比喻壮丽的景色和险峻的山峰。 2. 两峰环峙:指两座山峰紧密相邻,相互对峙。 3. 接空青:形容山峰的颜色如青色般清澈透明,与天空相连。 4. 万:表示数量巨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题目为《登恒岳》,全诗如下: 岳势巉巉俯北陲,曲阳飞石事应奇。 百王封礼班群后,万古神功配两仪。 坛下树林森虎豹,岩前芝老杂蛟螭。 边州兵歉无宁岁,愿乞甘霖列郡施。 注释: 1. 岳势巉巉俯北陲:形容恒山的地势险峻,山势高耸。巉巉,形容山石的陡峭。俯北陲,指山体面向北方。 2. 曲阳飞石事应奇:描述曲阳飞石的景象,认为这是一种奇景。 3. 百王封礼班群后
沂山瀑布泉 匡庐瀑布天下知,沂山隐在齐东陲。 译文:匡庐瀑布是天下闻名的美景,而沂山却隐藏在齐国的东边。 注释:匡庐,指庐山,位于江西省。沂山,位于山东省。齐东陲,指齐国的边界地带。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匡庐瀑布和沂山瀑布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丹崖斗绝三百丈,蜿如白龙身倒垂。 层峦曲涧何逶迤,松萝荫湿苔藓滋。 译文:丹崖陡峭高耸三百丈,蜿蜒如同倒挂着的白龙。层峦叠嶂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此诗前四句写诗人乘船在晚风中登上金山,远眺天幕上渐渐高挂的明月。后四句写诗人登上金山后观景抒怀,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之志。 【答案】 译文:傍晚江上风大,我乘船登上金山,远望天空中的明月渐渐升高,烟雨蒙蒙中的岛屿有如双座的贝阙,天地间仿佛是一只小壶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绩,他的诗作以清新明快著称,被称为“初唐之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谒尼山 鲁城东去多峰峦,川原缭绕蟠尼山。 坤灵古洞悬高刻,危磴隐隐松萝攀。 宣圣宫墙久领圮,双龙石柱荆榛间。 我来骏奔获瞻拜,左右阶戺罗衣冠。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尼山的敬仰之情。尼山是佛教圣地之一,位于山东省曲阜市。诗人从鲁城出发,一路向东,看到了许多山峰和河流。在尼山附近,有一座古老的洞穴
【注释】南垣:指刘司空。中流:船在河流中央行进时,船头和船尾都离江岸不远,所以称中流。棹(zhào):船桨。芙蓉:荷花的别名。 【赏析一】此诗是写送别刘司空。“江上青山多白云,秋来离思日纷纷。”起句点题,交代了送别的地点——江上。青山多白云,给人以苍茫、空阔之感,也烘托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气氛。秋天来临,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愁也随之日日增多。“别来”四字,道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已经相当长了。
注释: 六诏(zhuó)山川,指云南一带的山山水水。万里馀,形容距离遥远。秋来长恨赋离居,意思是每逢秋天,作者就会因怀念远方的亲人而感到悲伤。雁归不过衡阳去,意思是大雁迁徙时,总会飞往南方的衡阳,但作者已经离开家乡,无法再与家人团聚了。何处逢人好寄书,意思是在何处遇到可以倾诉心声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怀张南园”为主题
汉天子岭 即石岭,在陕西凤翔县西。岭高峻如巃嵷。羊肠路,曲折险狭之路。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曾率军攻匈奴至此。“王室正在崎岖中”,指西汉王朝正处在危难中。赤符,古时用以占卜的红色龟甲或兽骨,此处泛指皇帝的命令、诏书等。白水,今甘肃白水。铜马,王莽末年刘歆所立的割据政权,国号为汉,建元为“新始建国”。豹虎,指王莽,因王莽作“莽”字,其形似猛兽。“豹虎遁藏铜马死”,指王莽末年,王莽败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