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瀑布天下知,沂山隐在齐东陲。
丹崖斗绝三百丈,蜿如白龙身倒垂。
层峦曲涧何逶迤,松萝荫湿苔藓滋。
古今游人到绝少,谁复表白山川奇。
我来岳镇举祀事,历览形胜将无遗。
穆陵西北屹东镇,三泉涌出山两颐。
下为巨浸分入海,万古元气常淋漓。
踏遍巑岏坐大石,飞雨汇作青涟漪。
人间琼液岂浪语,天上银河真在兹。
山深六月少炎暑,水晶影动帘栊移。
平生溪山颇登涉,如此名泉初见之。
徘徊尽日不忍去,似觉岩壑生春姿。
欲归把酒更相祝,造化何物非神司。
只今海内望霖雨,慎勿水底藏蛟螭。

沂山瀑布泉

匡庐瀑布天下知,沂山隐在齐东陲。

译文:匡庐瀑布是天下闻名的美景,而沂山却隐藏在齐国的东边。
注释:匡庐,指庐山,位于江西省。沂山,位于山东省。齐东陲,指齐国的边界地带。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匡庐瀑布和沂山瀑布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丹崖斗绝三百丈,蜿如白龙身倒垂。
层峦曲涧何逶迤,松萝荫湿苔藓滋。

译文:丹崖陡峭高耸三百丈,蜿蜒如同倒挂着的白龙。层峦叠嶂,曲涧迂回,松萝茂密,苔藓滋生。
注释:丹崖,指红色的悬崖峭壁。白龙,这里比喻瀑布如一条白龙般倒挂。层峦,指山峰重叠。曲涧,指曲折的小溪。松萝,指松树和萝藤。苔藓,指植物的根部附着在岩石上的一层绿色物质,常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瀑布的壮丽景象,同时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神奇与美丽。

古今游人到绝少,谁复表白山川奇。
我来岳镇举祀事,历览形胜将无遗。
穆陵西北屹东镇,三泉涌出山两颐。
下为巨浸分入海,万古元气常淋漓。
踏遍巑岏坐大石,飞雨汇作青涟漪。
人间琼液岂浪语,天上银河真在兹。
山深六月少炎暑,水晶影动帘栊移。
平生溪山颇登涉,如此名泉初见之。
徘徊尽日不忍去,似觉岩壑生春姿。
欲归把酒更相祝,造化何物非神司。
只今海内望霖雨,慎勿水底藏蛟螭。

译文:自古以来,很少有游客来到此地,又有谁能表达山川的神奇呢?我来此参加祭祀活动,游览了这里的名胜古迹,没有遗漏之处。穆陵位于西北方向的山脚下,有三条泉水从这里涌出。山下的河流分为两条支流流入大海,流淌着万古不变的元气。我登上了一座巨石,雨水滴落形成青色的波浪。这里的水质宛如人间珍品,真是天上的银河啊!山中的六月天气凉爽,水面上的影子随着微风轻轻移动。我一生都热爱山水,今天终于见到了这著名的瀑布。我在这里徘徊一整天,不忍离去,似乎能感受到岩石间蕴藏的春天的气息。我想回家时用美酒祝福它,愿造化之神保佑万物。现在人们都在盼望雨水,千万不要让水中藏着蛟龙和螭吻这样的恶兽。
注释:祭祀,指古代帝王为了祈求神明保佑而举行的祭礼。巑岏,形容山势险峻。虹霓,彩虹。蓬莱,传说中的仙山之一。蛟螭,指水中的龙。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还蕴含着对历史的追溯和对未来的祝愿,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瀑布为引子,描绘了沂山和匡庐的美丽景色,并通过对比、想象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词语,使得整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了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